2023年1月13日


我和《小草》这十年
■王雪岩(四平)

《四平日报》(2023年1月13日) 07版

2022年校刊《小草》创刊十周年。望着眼前一本本沉甸甸的收获,我欣喜万分。刚创刊那会儿,《小草》才72页,薄薄的一本小册子,书脊都立不住。现在增加到112页,更多孩子的文章选发上来,书脊也更好看了。

记得2012年《小草》问世,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就给予高度评价,《意林》杂志社发来奖牌和约稿函,和我校建立文学作品推荐合作关系,《小草》2岁就在中国教育报刊社主办的“中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荣获一等奖。

我把四平日报小记者的文章引入《小草》,把周边小学孩子的文章引入《小草》;区教育局的“廉洁文化进校园”以《小草》为依托,吉林省“帝智栋梁杯”我的快乐暑假作文大赛,在《小草》上开栏,发表获奖文章;171篇《小草》上的文章获得“冰心第15届青少年文学活动”吉林省赛区特等奖和一等奖,46篇《小草》上的文章入选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全国青少年优秀作文选》。我给孩子们搞个颁奖大会,热烈火爆,反响强烈,主编李若琳和《春风文艺》总编辑纪洪平都发来小视频,鼓励孩子们坚持写作,好多孩子流下了激动的泪水。《小草》做到这个份上,已经不是我们学校自己的事了,而是铁西区乃至整个四平教育的大事了。我成功把《小草》打造成了“我市中小学生的优秀作文汇本”,这个优秀提案获得了市教育局的“十佳金点子”。

2020年的双11,《小草》带着全校师生的深情厚谊飞往吉木乃县初级中学——我校援疆教师徐长春带的班级,陪伴新疆娃娃,见证两地孩子共同成长。教育部督学陈健来四平检查工作,特意到校听我汇报,临走把《小草》宝贝一样装到旧布兜里带走,说回去研究研究,真是一本好校刊。

目前《小草》已经出了13期,累计为师生发表原创文章1476篇,深受师生及家长的喜爱。一期期校刊印出来对比,孩子们的作文水平有了很大长进,稿子质量好多了。不仅孩子们的写作水平提高,语文老师的文章也上了一个新台阶,“杏坛风采”栏目就是最好的见证。师生的文章先后在《解放军报》《中国教师报》《语言文字报》《德育报》《语文报》《中国中学生报》《大东北文化》《吉林日报》《城市晚报》《四平日报》《作文评点报》《高分作文》《吉林教育》《中小学教育》《参花》《文友》《吉林省教育学院报》《大平原》《关东文学》《今天》《老年世界》《爱情婚姻家庭》等报刊上发表。《大东北文化》报和《城市晚报》“四平版”整版给孩子们发文章,马卓然的《吉祥三宝》一连发了五个地方,朱芮的诗歌“秋风低了下来”上了湖北利辛高级中学的校刊《朝花》。《小草》已然成了学校的靓丽名片,伴着孩子们愉快地生活,幸福地成长。

锯响就有末,没有无用功。孩子们的期待,领导的关注,同行的认可,最主要的是,孩子们需要这样的成长经历,不做好怎可心安?当然,一本112页的书,从选稿、编辑、校对,到封面、封二、封三、封底、彩页,图文、版式都要弄好,半夜一点睡凌晨三点起是常有的事。一篇文章要经过六番修改,校刊编辑就是在捏泥人,五官有了,四肢有了,躯体有了,姿态有了,一动,活了,才有故事了。

每次出新刊,看到孩子们争抢着看散发着油墨香味的《小草》时,我都抑制不住心头的喜悦,孩子们给我的太多太多了。帮他们改稿的过程,我们走得更近了,好多没和父母说的话,他们对我说,这时候我又成了心理辅导老师,生涯规划老师,帮他们变美好的同时,我自己也变得美好了。你肯写,我就肯改,改到能发表,是我的信条。我坚信,一个爱写字的孩子差不到哪儿去。多年来,我带着孩子们搞活动、去采访、写文章,孩子们干啥像啥,都可担当。

十年来,《小草》屡屡获得国家级奖项,成了全国著名的校刊,被中国校园文学馆收藏,孩子们的文章上了“中国校园文学”网,我也两次在全国优秀校报校刊表彰大会上发言,交流办刊经验,受到了与会专家、学者、语文教师和校报校刊编辑的热烈欢迎。

十年来,我坚持“送校刊进校园”,大大加强了校际的联系。引领兄弟学校办刊办报,手把手地教他们,我一直在努力。

校报校刊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是社会各界认识学校、了解学校的窗口,是学校的第二课堂,是独特的校本教材。

我愿做一名校园文学的终身守护者,启发和点播孩子们,让他们少走弯路,不停成长,是我这个校刊编辑最大的幸福。我坚信,“未来时代最灿烂的文学之花,一定来自今天在校园里所播下的种子;未来社会所弥漫的文艺气息,也一定来自今天在课堂里所浸润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