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上接一版)开展产业链招商、专题招商活动,大力引进符合县域产业发展需求的税源型企业、科技创新型企业和产业带动能力强的优质项目,促进产业互补和转移承接,厚积发展新动力。
提高政治站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围绕加快实现“5+50+3+3+1”工作目标、创建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紧扣产业振兴这个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坚持藏粮于地和藏粮于技相结合,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坚持常态化排查和精准帮扶相结合,增强脱贫村和脱贫户内生发展动力,全面守牢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坚持壮大产业和扩大就业相结合,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乡村产业,带动更多脱贫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全面促进脱贫群众持续稳定增收。坚持整体提升与示范带动相结合,深入推进“千村示范”创建、农村人居环境五年整治提升行动、农村道路三年改造提升计划和“两线三区”建设,全面加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蹄疾步稳推进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创新创业,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前进动力。要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坚定不移发展壮大民营经济,一视同仁保障各类市场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平等待遇。全力实施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大做优做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深化“放管服”和“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推动政务服务事项从能办到好办、快办。打造基层治理“伊通模式”,全面加强“共享法庭+无讼乡村”建设,充分发挥“啄木鸟小分队”作用,精准实施治理实践项目,解决好群众身边的急事难事烦心事。
要打造民生“升级版”。坚持动态调整、稳定连续的原则,从小切口着手,制定更多惠民生暖民心的举措,在发展中不断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水平。在充分调研基础上制定“暖民心、见行动”实施方案,提出暖民心系列行动,坚持一步一个脚印、一锤一个深度地推进,不断把民生红利落到实处,把民生保障延伸到未来,稳稳托起百姓幸福感。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安全网”,坚决兜牢兜好民生底线,不断健全常态化救助帮扶机制,让每一名困难群众在生活持续改善中真切体会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落实好中央和省优化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着力做好医疗救治资源准备,满足群众用药需求,全力保健康、防重症。以兜住兜牢民生底线为要求,统筹推进经济发展和民生保障,尽力而为、量力而行,让每一份投入都涓滴成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