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9日


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 推动司法行政系统在法治建设中取得新成效
四平市司法局党组书记 王百营

《四平日报》(2023年1月9日) 02版

法治兴则民族兴,法治强则国家强。新时代10年,在习近平法治思想引领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总体格局基本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加快建设,司法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更为坚实,法治中国建设蹄疾步稳、有力有序,迈出新的坚实步伐。新征程上,我们必须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人民安宁的重大责任,推动司法行政系统在法治建设中取得新成效。

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法治思想重要意义,增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创造性提出了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形成了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集中体现为“十一个坚持”,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将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常态化学习内容,吃透精神实质、把握精髓要义、明确工作要求,准确把握“十一个坚持”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将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法治建设实际成效。

二、深刻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核心要义,扎实推进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市工作

全面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整体谋划,更加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充分发挥统筹全面依法治市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提出“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新部署新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法治建设“一规划两纲要”,制定实施围绕法治四平、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建设三个五年规划以及新时代四平法治人才培养规划,推动全面依法治市制度机制健全完善。认真组织开展法治政府示范创建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吉林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以创建促提升、以示范带发展,经过省级初审、国家级书面评审、远程线上答辩等环节,四平市推进“无证明城市”改革已入围第二批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创建项目。充分发挥行政复议公正高效的制度优势和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推进行政复议工作各项任务落地落实,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不断提高行政机关依法行政水平和公信力。深入推进“八五”普法规划实施,紧盯领导干部“关键少数”、青少年“关键群体”和“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落实“关键环节”,积极培育建设法治文化阵地,创新普法方式,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努力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三、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实践要求,推动司法行政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优势,聚焦行政立法、行政执法、刑事执行和公共法律服务四大职能,进一步扎实推进司法行政工作取得新的成效。加大合法性审查力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公职律师智囊作用,严把合法性审查程序,确保内容合法合规,不断提高行政立法水平,从源头化解决策风险。全面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编制“执法清单”,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执法,推动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认真履行重点人群组组长单位职责,抓紧抓实监管、教育和帮扶三大任务,持续推进“智慧矫正”建设,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维护社会安全稳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大力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热线、网络三大平台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开展“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法律援助惠民生”等活动,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