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8日


立足三农之本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五次全会精神系列谈(二)

《四平日报》(2022年11月28日) 01版

时正平

市委八届五次全会强调,明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关键之年、“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之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四平蓄势突破之年,做好各项工作至关重要。要立足三农之本,构建粮食安全新格局,激发特色产业新动能,探索三产融合新路径,打造和美乡村新风貌,争当乡村振兴排头兵。

农业是我们的“本钱”“家当”,做好三农工作,维护好国家粮食安全是我们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四平作出的“四个一定要”重要指示有三个是说给农业的。三年来,我们牢记嘱托,开展了“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梨树模式”有了升级版,“粮食经济全产业链”解决了粮食种、收、购、储、加、销等难题。黑土地退化严重、地力透支等威胁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安全的重大问题得以破解;“梨树模式”推广面积达到390万亩以上,做到了适宜地块全覆盖;农业生产、工业加工、金融保障、政务服务为一体的发展模式日渐成熟,粮食产量稳定在90亿斤阶段性水平,为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贡献。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吉林要振兴,乡村必振兴。我国是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关系到国民素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吉林作为农业大省、我们作为农业大市解决好三农问题也关乎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稳定。不解决好涉及70%以上人口的三农问题,“复兴”“振兴”无从谈起。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我们如期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小康梦,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已进入“两步走”阶段。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装自己的粮食。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我们要“四不摘”,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动力。我们要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扮靓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让乡村振兴成势成效。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特别是视察四平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为统领,坚决落实“一主六双”高质量发展战略和“两确保一率先”要求,全面实施“三三九一”战略,立足三农,坚持农业率先,深化一二三产融合,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站排头、打头阵、立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