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


我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再次荣获全省第一名

《四平日报》(2022年11月25日) 02版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崔圣驰 通讯员 王永福)近日,我省2021年度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结果公布,我市位列全省第一名,取得“十四五”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开门红”,自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来始终稳居全省第一梯队。

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扎实有效推进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不断实现水资源管理和节约用水新突破,水资源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严守用水总量和效率红线。2021年,我市用水总量6.21亿立方米,牢牢控制在我省下达红线目标之内;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20年下降7.3%和14.6%,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98,均圆满完成年度目标。

不断加强水资源约束保护力度。确立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全面完成辽河干流、东辽河两个水利部确定的重点流域水量分配工作。二龙山水库为东辽河生态补水2.85亿立方米,二龙山、王奔两个生态流量国考断面得到持续稳定保障,稳定达标天数达到353天,超过水利部考核标准。全市地下水管控指标全面落实。市区地下水位降落漏斗区面积缩减比例高达94%,仅余6平方公里,市区地下水开采系数降至0.43,实现采补平衡。

持续强化取用水监管工作。依法规范取用水监管,持续推进取用水管理专项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地下水治理专项执法行动。截至2021年底,我市全部完成非农类和大中型灌区182项取水工程整改提升任务;纳入用水统计调查直报系统取水单位7大类近400个,取水许可全面推广普及电子证照。全面完成14家企事业单位改水关井工作,压采地下水量140万立方米。

节约用水工作取得突破。我市5个县(市)区全部通过水利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复核,提前超额完成水利部到2022年底50%县域达到节水型社会建设标准的要求。9家企业荣获省级节水型企业称号,2家高校获得省级节水型高校认定,全市水利行业节水型单位创建任务全部完成。全市累计创建节水型公共机构、企业、高校、小区等各类节水载体近300家。

我市将继续精打细算用好水资源,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紧盯薄弱环节,综合施策,精准发力,以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为我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可靠的水资源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