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5日


党建引领聚合力 村强民富展新颜
——双辽市茂林镇二龙山村记事

《四平日报》(2022年11月25日) 02版

全媒体记者 王冬雪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双辽市茂林镇二龙山村党总支书记张海春说。美丽乡村建设是全面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水平的重要体现。二龙山村位于茂林镇东,辖3个自然屯454户,1404人,耕地860公顷。二龙山村环境优美,民风淳朴,2017年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2017年度和2018年度连续两年被授予“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奖”。

走进二龙山村,新农村的气息便扑面而来。近年来,在张海春的带领下,二龙山村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大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强村基础设施建设,擦亮了乡风文明新底色。张海春是一个能想事也会干事的人,交谈中,他经常提到村里农户。心里装着百姓,才能干出好成绩。

依据二龙山村丰富的土地资源,目前,全村共计流转土地10500亩,种植结构调整2250亩,全村劳务输出370余人,每户每年平均增收1万余元。同时,张海春还发现了土地集约化种植流转模式下,本村村民只能得到承包土地的承包费这一问题。经过商讨,今年,在张海春的带领下,二龙山村重新组建双辽市合丰农民专业合作社,张海春任理事长,合作社投资160万元,并成立非公党组织。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全村土地流转10950亩,其中双瓜产业园区750亩,花生产业园区2250亩,种植水果玉米750亩,水肥一体化玉米7200亩。

多年来,张海春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体思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村民生活环境。目前,村党支部“道德银行”已经建立,定期进行“道德银行”“美丽庭院”“干净人家”评选活动。实施“十户联动网格化管理机制”,共有“十户长”32人,充分发挥“十户长”的作用,建立村文化大院。茶余饭后带领大家参加扭秧歌、跳广场舞、观看数字电影等丰富的娱乐活动,极大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今年5月份,二龙村对全村已脱贫户、边缘户、低保户、五保户、低收入农户等,开展“一收入两不愁三保障”及农村饮水保障排查比对。屯长及具体负责人每半月通过走访入户等方式针对农户因安全饮水、患重病、受灾、意外事故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等情况进行排查,并将排查结果汇总至村乡村振兴专干。村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小组对具体情况进行综合研判,全村村民收入稳定,无集体返贫现象发生。

二龙村所需的大部分建设资金都要通过村一级提要求、镇一级论证、市一级负责协调的程序筹集到位,并积极发挥村民主体力量,引导村民履行应尽责任。现在村中旧墙拆挖、垃圾清理、修建围墙地基等工作均由村民主动完成。张海春还通过组织各种喜闻乐见的科普宣传活动,大力倡导科学、文明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理念,引导村民破除陈旧的生产生活陋习。二龙山村制定了“五好家庭”“干净人家”“美丽庭院”等奖励制度,设定助人为乐、尊老爱幼、勤俭致富、尊师重教、家庭和睦等评比内容,规定每年评选1次。对于入选的典型给予表彰,在村内明显处张榜宣传典型事迹,用典型的力量带动整体乡风文明程度的提升。

对于接下来的工作,张海春表示,将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进行土地流转,调整种植结构,实行全村土地集约化管理,科学化种植,发挥合作社的作用,增加农民及集体收入。村里也将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擦亮乡村振兴“底色”,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最终实现整个村由外在美到内涵美、环境美到生活美、物质美到精神美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