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21日


初心如磐 矢志振兴
——记市委宣传部驻铁东区石岭镇塔子沟村第一书记黄珊

《四平日报》(2022年11月21日) 06版
黄珊(左一)到村民家走访。

全媒体记者 刘莉

她情系乡村,扎根基层,真抓实干,以实际行动服务群众,用青春与汗水为乡村振兴添薪加火;她把初心写在行动上,把使命落在岗位上,用忠诚担当诠释一位优秀驻村干部的大爱情怀……她就是市委宣传部驻铁东区石岭镇塔子沟村第一书记黄珊。

夯实“红色堡垒” 做党建工作带头人

“只有夯实基层战斗堡垒,凝聚队伍合力,不断强化群众意识、服务意识,才能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有所作为。”说起坚持党建引领全村发展,黄珊表情坚定。

自2021年7月,黄珊被市委宣传部选派到铁东区石岭镇塔子沟村任第一书记以来,积极指导全村完善村党组织建设工作,将红色教育与推进党支部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结合起来,完善村党组织党建工作档案,进一步梳理党支部工作清单、党员管理台账、党支部工作台账等,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党员队伍建设,全村完成归档立卷党建工作档案15盒,党建材料35册。

黄珊以党支部标准体系(BTX)建设为切入点,开展村级阵地和办公设备的全面改造升级工作,先后向包保部门——市委宣传部申请资金18万余元,完善村级便民服务站、党建活动室、会议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功能,突出“红色村”党建特色亮点,把村党群服务中心打造成基层党组织开展活动的重要场所和服务党员群众的重要平台。

突出资源特色 做幸福生活引路人

黄珊深知,要让村民感受到更多的收获感、幸福感,必须利用好村里的资源特色,做好村民幸福生活的引路人。在铁东区委组织的指导下,她依托塔子沟村红色资源优势,全力推进红色美丽村庄“一核三区四地”建设项目在村里落地生根,村里确定了以塔子山红色教育基地为核心,将塔子沟村建设成红色、宜居、发展的幸福村庄,规划建设包括红色宣教区、绿色产业区、宜居生活区3大主题区域,将塔子沟村建设成为党史教育基地、基层党建示范基地、产业示范基地以及乡村旅游示范基地。黄珊积极指导塔子沟村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葡萄采摘园15亩,温室大棚葡萄采摘园1200平方米。建设塔子沟村乡旅农创园,构建“党建+电商”模式,与四平欧亚商贸有限公司等6家电商团队合作,电商平台与本村土特产挂钩,解决了村民农产品滞销难题。

黄珊还充分发挥自身宣传优势,指导完善塔子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编制《塔子沟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手册》;组建道德银行,编制《道德银行操作手册》;打造村屯主题文化墙,通过36张群众喜欢看、能看懂、记得住的图板展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乡风文明、乡村振兴3大主题,实现“一屯一墙一主题”,使村民在日常生活中感受乡风文明的浓厚氛围;进一步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村级两委联席会议制度、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村务公开制度等10个村级党组织管理制度,完善《村规民约》,保障实现乡村治理长效化;协调近5万元购置环保垃圾桶350个,帮助村里实现“一户一桶”,彻底解决村内垃圾、杂物清理难题,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取得实效,塔子沟村被评为“吉林省千村示范村试点村”。

走进百姓心头 做人民群众贴心人

“村民现在日子越过越好,吃穿不愁,但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同样重要。”黄珊说。

她着力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和志愿服务活动,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推动党在农村惠民政策的落实。先后通过“四平市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惠民直通车”“‘送演出下基层’文化惠民演出”等系列活动,以文艺演出、农业技术普及、普法知识宣传、健康义诊等方式,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积极联合各类公益团体,开展“迎新春 送温暖”“浓情中秋 爱心送暖”“八一走访慰问 情暖退伍老兵”等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对全村近30户特殊家庭走访帮扶累计金额近3万元。组建塔子沟村红色文艺志愿服务队,指导村民自编自演红色主题节目,让红色基因根植百姓心中。

为防止村民出现致贫风险,黄珊还加强监测帮扶,根据实地走访入户情况编制《塔子沟村防贫人员情况统计手册》,全面梳理困难家庭情况,评估困难等级,有针对性地开展帮扶。通过小菜园种植、采摘园等产业项目,帮助生活较困难村民就近就地就业,人均增收近5000元。同时,动员村民参加面点、育婴等培训班,增加就业本领,全村20多名妇女成功就业,实现了增收致富。

黄珊在塔子沟村的点点滴滴,已化成了塔子沟村乡村振兴的新景象,她的辛勤付出使村民们在致富的路上走得更稳更远。为了进一步改善民生福祉,为乡村振兴蓄势赋能,黄珊的努力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