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


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筑牢意识形态安全防线
——伊通满族自治县扎实推进“扫黄打非”工作记事

《四平日报》(2022年11月17日) 05版

本报通讯员 伊宣

今年以来,伊通满族自治县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市、县委关于“扫黄打非”工作的总体部署,聚焦党的二十大这一主线,以“正道”“新风”两个集中行动为平台,持续实施“清源”“固边”“护苗”“净网”“秋风”五大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政、涉民族宗教非法有害出版传播活动,深度清理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淫秽色情、暴力恐怖等出版物及信息,积极营造健康有序的社会文化环境。

从严落实责任担当

伊通“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先后组织召开“扫黄打非”部署会议、调度会议等,制定并下发《2022年伊通满族自治县“扫黄打非”行动方案》《关于开展“护苗”系列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对“扫黄打非”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全县各部门、各单位要把“扫黄打非”作为维护伊通社会稳定、文化安全的大事来抓,严格落实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领导到位、任务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成员单位纷纷响应,严格落实,联防协作,全力将“扫黄打非”工作落到实处。

贯彻落实“五大行动”

伊通“扫黄打非”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春节、五一劳动节等期间开展多轮次文化市场集中检查、专项检查,加强对印刷复印商户、邮政寄递、影院、出版物经营场所、校园周边文化场所等监管,将“剧本杀”纳入监管范围,严查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收缴非法出版物,全面清理网上有害信息。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重点对全县所有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出租零售点、打字复印、光盘刻录、印刷企业等48家经营场所逐一进行检查,重新进行审核、登记,规范秩序、加强管理。严密封堵和查缴政治性非法出版物,大力扫除淫秽色情、凶杀暴力、封建迷信等文化垃圾,坚决查缴各类侵权盗版制品。县文广旅局联合新闻出版局、公安、市监、住建、应急、消防等部门召对全县剧本娱乐经营场所开展检查。针对县内3家剧本娱乐经营场所,使用的剧本是否涉黄涉暴等内容、是否存在侵犯著作权的行为进行检查监管。县教育局、团县委、县检察院等强化做好“护苗”行动,紧紧围绕“开学季”,以 “开学第一课”为契机,及时将“扫黄打非·护苗”、保护知识产权、网络安全教育等内容纳入宣传教育活动。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党史学习教育等,将“护苗”“育苗”内容融入其中。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红色基因传承、时代新人培育、公益宣传平台传播和“三早”育苗等工程。开展“学宪法讲宪法”演讲活动,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宣传学习,提高未成年人的法律知识和维权意识。利用开学季、“十一”前后,加强学校周边文化环境整治,大力查处网络传播“儿童邪典”性暗示、软色情、欺凌暴力等有害音视频,打击制作贩卖“圣经童书”“伪国学”和宗教渗透图画书类非法出版物以及盗版儿童图画书和教材教辅等行为。

强化落实阵地建设

伊通还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进基层工作,积极推进、创新举措、密织网络,大力夯实基层工作基础。强化基层执法能力,充分发挥基层站点宣传引导、服务群众、线索协查、舆情信息收集等作用。完善举报和投诉处理制度,对举报线索做到快速反应、及时反馈。组织开展“守正道 送新风—千场普法宣讲进基层”活动40余场,依托基层站点加强群众性普法宣传教育。不断加强“扫黄打非”基础队伍建设,通过开展线上线下培训等形式提高“扫黄打非”战线的整体理论水平和执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