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与执着奏响人生最美旋律 ——记盲人志愿者朱昱昊 |
|
本报记者 刘莉
从小他的世界里就比别人少了一份光明,这在别人看来他很不幸,由于眼疾他自幼双目失明;但他又是幸运的,他通过自身努力,以文化课和专业课都是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长春大学音乐表演专业,成为一名大学生。虽然与普通人相比,他的求学之路付出了加倍的艰辛与努力,但他不仅凭借坚韧的毅力与无尽的付出学有所成,还以一份阳光、自信的心态去拥抱生活,倾力参与公益事业,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用爱与执着奏响了属于他人生的最美旋律,他就是盲人志愿者朱昱昊。
失明不放弃 勇于打开一扇窗
“人就是在承受一次次失去中,不断让自己变得逐渐强大。我们在一生中遇到的人、经历的事都是有意义的。我相信,只要肯努力不放弃,那命运对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朱昱昊提及自己的人生经历时,深有感触。
24岁的朱昱昊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个邻家大男孩,彬彬有礼且阳光、自信。从外表上丝毫无法把不幸与他联系在一起。由于从小得了眼疾,他双目失明,无法看到缤纷多彩的世界。8岁那年,母亲把他送到四平盲校,在那里他有了许多和他一样的小伙伴,他们共同上课做游戏,这使他童年的生活增添了很多美好时光。更重要的是,他渐渐发现了自己最大的爱好——音乐。“每当音乐响起,我的心便会随着音乐的节奏情不自禁地舞动,那种感觉很美妙。”朱昱昊回想起爱上音乐的瞬间,面带沉醉的表情说,如果每个人执迷于一件事,那付出再多辛苦都是心甘情愿的,那时候,我对音乐就是这样的感受。
母亲对小昱昊的爱好特别支持,她给小昱昊买了一架钢琴,这令他爱不释手。从此,他沉浸在音乐的海洋里,开始变得更加开朗起来,校内外的合唱比赛、文艺汇演、各类演出等活动中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心中装阳光 努力去圆音乐梦
在一次活动中,小昱昊结识了市盲协主席籍雅琴和许多助残志愿者,他们鼓励小昱昊要自强不息,不断通过自己的努力活出属于他的精彩人生,为社会多作贡献,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他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立志要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师长和一直关心关爱自己的好心人。
“一个人的志向有多高,他的能力就有多强;一个人的人生目标有多远,他的意志就能支持他走多久。”朱昱昊说,从此,他心怀感恩之情和努力回报社会的目标,开启了不断进取、努力奋斗的人生之路。
苦心人天不负,初中毕业时,他以全国第一的好成绩考入全国最好的盲校——青岛市盲校。高中三年,他更是多元发展,除了完成学业外,还参加了广播站、心理读书会等兴趣社团,并担任广播站站长。高考时,他更是以文化课和专业课全部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长春大学音乐表演专业,圆了他的音乐梦想。
大学期间,他丝毫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他始终以一个健康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从小无论是参加演出还是比赛,始终都是和明眼人同台竞技。大学期间,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大学英语四级证书。经过努力,他在连拿三个一等奖学金和一个校长奖学金的同时,在专业上也收获颇丰:2018年,荣获上海国际青少年钢琴比赛吉林赛区第一名;2019年,在第三届维也纳——莫扎特国际钢琴大赛中,斩获中国区总决赛金奖;2020年,以一场个人独奏音乐会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画上了圆满句号。
梦想在心间 走出精彩人生路
“我取得的这些成绩都得益于我的父母、师长以及社会上无数好心人的帮助,现在我学有所成,应该努力凭借自己的能力去回报社会。”朱昱昊面带坚定的神情说。
听说市盲文图书馆缺少人手,朱昱昊和母亲主动请缨,成为了市盲人协会的志愿者,为盲人事业服务,随叫随到不计任何报酬:朱昱昊经常帮盲文图书馆、盲协义务翻译盲文,制作各类有声音频材料,为参加朗诵、演讲活动的盲人制作配乐;他母亲的车成了盲人们参加活动的免费接送车;朱昱昊把自己的钢琴让给盲人、孤儿等弱势群体练习,还经常利用业余时间为盲人音乐爱好者、盲人家的孩子指导钢琴弹奏技巧;防疫期间,他不顾严寒,和盲协志愿者一起在英雄广场向行人宣讲防疫常识,朗诵自创的防疫诗歌;酷热的夏日里,他和盲人朋友们一起,用太极扇、太极拳、手语舞等运动形式,为全民健身活动贡献力量;烈日炎炎下,他为市盲协举办的宣讲会当起义务举旗手,每次参加活动,都是等观众散去他才去休息。
能尽自己所能为社会贡献力量令朱昱昊很欣慰,他目前从事音频制作和钢琴教学工作,“今后,我要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向更多的盲人学生分享我学到的知识以及宝贵的人生经验,以此让更多盲人学生受到激励和鼓舞,使他们对走好未来人生路更有信心。”朱昱昊相信,只要肯努力,未来会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