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奥运精神做大做强 本报记者 徐亮 |
|
徐威自称七零后老男孩,国企内退员工,现在在铁东区北一纬路开了名叫大威体育用品商店,他调侃着说要奋斗到七十岁。关于体育用品生意,徐威在24岁时做起的,过程中有辉煌也有艰辛,而这些都成为他宝贵的人生经历。
“我喜欢运动,游泳、骑行、健身等都是我喜欢的运动。所以我选择在体育用品产业创业。目前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很大,预计到2025年,市场总需求能达到五万亿。”徐威说,再加上“新零售”的特殊性,大家都要面临一场变革。
作为一名新人,徐威资金人脉都很缺乏,如何在这个市场分一杯羹呢?这需要认真的分析思考定位。“现在体育用品的趋势是越来越高科技,尽可能的轻便舒适,保暖排湿效果更好,时尚新潮,运动与休闲结合起来。材质不断创新,更加的环保。”徐威说,“做服装,我得面对大品牌专卖店的压力,我根本无法对抗,我也拿不到优价的货源。做高仿,我又看不上,不符合我做事原则。国家极力推进知识产权保护,怎么能逆流而上呢。”
经过深思熟虑,徐威选择做运动护具。任何一个喜欢运动的人,都不可避免的会受伤,有些伤痛会保持一辈子。因此运动防护极其重要。“我自己也非常喜欢骑行,在秦皇岛陪读时,每天早晚50公里,骑山地车上班,长达一年时间。很潮流很锻炼。就是把膝盖骑受伤了,很痛,断断续续治疗了三年时间。”徐威说,任何运动都会受伤,都需要护具和伤后治疗,这是一个很大的产业。
徐威的基础人群就是我市的各种健身群体,争取明年把全市的各个学校以及健身群体都联系到,同时加强新媒体运营。“我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不断丰富自己的店面,争取进一步做大做强,争取做10年,甚至百年。”徐威信心十足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