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期,铁西区以“精细养护、品质提升”为核心目标,通过“塑形、护基、防病”三维发力,推动全区绿化养护工作专业化、标准化,不断提升城区绿化景观品质、打造生态宜居环境,让城区绿意更浓、景观更美。 精细养护增底色 城乡生态焕新颜 ——铁西区持续改善城区绿化环境侧记 |
本报通讯员 赵雨帆
精雕细琢“塑颜值” 打造精致绿化景观
聚焦农村“脏、乱、差、臭”等影响居民生活的突出问题,铁西区市容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迅速掀起农村人居环境提升行动热潮。集中力量清理村庄内塘沟淤积、房前屋后杂物、道路沿线垃圾等,从源头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全力擦亮“乡村振兴颜值”底色,努力交好“乡村振兴品质”答卷,为辖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环境支撑。全域保洁发力,筑牢环境洁净防线。围绕环境卫生核心任务,市容卫生管理服务中心科学调配人力与设备,实现城乡清扫保洁全覆盖。持续清理绿化区域落叶、石块等杂物,保持绿地整洁有序,提升市民观赏体验。8月18日至24日,累计清运绿化垃圾58车,完成红钢家属楼1个小区、9条环路重点路线(102国道、新303国道、四梨大街、南环路、西环路、北环路、机场路、巨园路、红钢小区周边)及近郊外环100余公里路段的清扫保洁,清运垃圾140余吨,切实保障城乡接合部环境整洁。
8月7日至20日,铁西区绿化管理所围绕“因树施策、因景修剪”原则,重点开展景观优化工作。行道树养护。完成3835株城区次干道行道树修剪,精准疏除过密枝、交叉枝,既消除了大风折枝等安全隐患,又保障了树木通风透光,助力行道树健康生长。精准灌溉。针对滨河广场、口袋公园的草花,根据天气变化实施差异化人工浇水,累计作业5次,确保水分精准送达根系,避免旱涝影响。隐患排查整治,重点区域提质。开展“大整治大排查”行动,清理死树279株、枯枝断枝797处,从源头降低树木倒伏、落枝等风险,保障绿化树健康生长。建立“日常巡查+按需养护”长效机制,筑牢绿植生长基础。对滨河广场、口袋公园等市民休闲核心区实施高标准养护,修剪草坪71030平方米、绿篱7400延长米,确保草坪整齐平整、绿篱轮廓流畅;精细雕琢1275个造型球类植物,进一步提升景观层次感与观赏性;人工拔除绿化带及树池杂草6710平方米,清除豚草380平方米,减少杂草与绿植争夺养分,为绿化生长扫清障碍。
科学防治“护生机” 守护城区生态活力
铁西区绿化管理所秉持“早发现、早处置”原则,将病虫害防治作为守护绿化健康的关键环节。为精准掌握病虫害动态,工作人员增加日常巡查频次,每日穿梭于街头绿地、公园广场等区域,对辖区内绿植进行细致“体检”。并随身携带工具,仔细检查叶片背面、枝条缝隙等易滋生虫害部位,对蚜虫、红蜘蛛、白粉病等病虫害情况进行动态监测,确保第一时间发现问题。
在防治过程中,铁西区绿化管理所坚持绿色防控原则,选用低毒高效药剂开展精准喷杀,既保证防治效果,又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盛夏以来,已累计完成2800株树木、13000平方米绿植的病虫害防治作业,有效遏制了病虫害的扩散和蔓延,让每一片绿叶都能健康生长,为城区生态系统持续注入活力。日常作业中,每天固定投入110名保洁人员,出动60台电瓶车、3台压缩车、17台勾臂车,负责平西乡20个行政村及9条重点路线的垃圾清理,日均转运垃圾25余吨。针对夏季机场路露营群众增多、个别群众环保意识薄弱的情况,加密该路段清扫频次,及时清理露营遗留垃圾,避免环境脏乱问题。截至目前,累计清运生活垃圾5640余吨,持续守护城乡洁净环境。
铁西区将继续深化巩卫工作成效,优化保洁作业机制,深化精细化养护理念,进一步优化修剪标准、提升管护效率,持续改善城区绿化环境,让居民在推窗见绿、出门入园中,切实感受生态之美与生活之乐。
常态化管护“强根基” 提升农村人居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