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干担当促发展 聚力攻坚谱新篇 ——访新开区党工委书记康宁 |
本报记者 崔圣驰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的召开,为新开区经济下一步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新开区将紧紧围绕全会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市委‘1288’总体工作思路,始终把改革攻坚摆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压实责任、统筹好各方力量,拿出‘拼’的精神和‘闯’的劲头,全力以赴冲刺下半年各项目标,切实把全会部署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打好打赢四平经济攻坚战、荣誉保卫战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新开区党工委书记康宁在接受采访时说。
项目建设“攻坚提速”,筑牢高质量发展根基。坚持项目为王、落地为要,完善“一个项目、一套专班、一抓到底”机制,对重点项目实行“周调度、月通报”,破解土地、资金等要素制约,力争全年开复工项目超22个,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4亿元。实施“两个一批”行动,推动总投资49.2亿元的梨树风光制绿氢生物质耦合绿色甲醇、总投资65亿元的中煤绿能吉林四平新能源-NPK复合肥耦合一体化等一批重点项目年内开工建设,牵引产业升级;推进净水厂及配套管网项目、污水处理厂改扩建项目、平安大街及暗渠二期项目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开工,实现基础设施与产业项目“同步配套”。
招商引智“量质齐升”,厚植高质量发展沃土。坚持外引与内培并重,推动“三主三辅”产业集群化发展。聚焦新能源、精细化工等主导产业,锚定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龙头型、税源型项目,实施“延链补链强链”战略,力争年底前储备亿元以上项目20个;按行业领域绘产业链图谱,班子成员带头开展专题招商活动,力争新签约项目10个以上、到位资金超18亿元;聚力打造氢基绿能产业园、吉西南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做好“请进来”“走出去”“求实效”三篇文章,打好招商引资“组合拳”;深化以商招商,依托新天龙实业、天工钒钛等企业,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形成引进一个、带动一串的集群效应,提升区域发展活力。
创新驱动“赋能升级”,激活高质量发展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构建“中试孵化—成果转化”链条。提升平台能级。推动孵化基地PAEK中试、焦炉煤气脱硫脱氢剂、石油添加剂3个入孵项目年内投产,并吸引在谈企业签约落地,加快实现14栋车间全部入驻并启动二期建设。强化主体培育。推动誉能科技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助力培育企业升规,年内新增规上工业企业3家以上。深化产学研融合。加大与长春应化所等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切实发挥好应化试验中心、新材料产业科创园(一期)、精细化工产业孵化(中试)基地的平台联动作用,让创新成果快速转化为发展实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完善规划体系。总结“十四五”规划经验,精准把握“十五五”宏观政策导向,结合现阶段发展趋势,优化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明确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支撑,细化百亿集群培育措施。做好规划衔接。坚持上下对接、统分结合、协同联动,确保规划与国家、省、市战略同频共振,切实增强规划的系统性、协调性和指导性。强化项目支撑。紧跟政策导向,科学谋划一批补短板、强弱项、固基础、利长远的重大项目,争取更多项目挤入国家和省、市规划“盘子”,以项目储备保障长远发展。
风好正是扬帆时,策马扬鞭再奋蹄。新开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持续深化改革创新,以“抓铁有痕”的干劲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为达成千亿级经济总量目标贡献新开区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