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9日


失眠的病症及中医治疗
本报记者 王苗苗

《四平日报》(2025年8月19日) 06版

生活节奏快,工作和生活压力大,或者身体健康问题,容易出现睡眠障碍,中医称之为失眠或者不寐。近日,记者走进市中心人民医院,采访到中西医结合诊疗中心副主任林宇春,介绍失眠相关医学知识。

记者:什么是失眠?

林宇春: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睡眠质量感到不满意,并且影响日间功能或引起躯体不适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达到一定的频率和持续时间,会严重影响日常生活。主要症状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症状每周至少出现3次,并且必须伴有日间功能障碍或日间的痛苦体验。失眠引起的日间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易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焦虑情绪等。

记者:失眠有哪些临床表现?

林宇春:中医对失眠称为不寐,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七种证型。

肝火扰心证,治以疏肝泻火,龙胆泻肝汤加减;痰热扰心证,治以清化痰热,黄连温胆汤加减;胃气失和证,治以和胃降逆,保和丸合平胃散加减;瘀血内阻证,治以活血化瘀,血府逐瘀汤加减;心脾两虚证,治以补益心脾,归脾汤加减;心虚胆怯证,治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丸加减;心肾不交证,治以养阴清热,百合地黄汤合交泰丸加减。

记者:中医对治疗失眠有哪些经验?

林宇春:在《中华神经科杂志》发表的中国成人失眠诊断及治疗指南(2023版)中明确提出了中医药疗法对失眠的作用,并对中医疗法治疗失眠予以肯定。在临床中,中医科接诊了众多失眠患者,应用中药结合针刺等适宜技术治疗,积累了一定经验。

针刺、推拿、艾灸、耳穴压豆等,可显著提高治疗后患者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程度。其他中医外治法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如指压法、穴位按压、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药枕疗法、中药足浴、中药熏蒸等能改善睡眠质量且无明确的不良反应。中医传统功法、八段锦、太极拳、五禽戏、六字诀、太极、气功等在临床亦有应用。

临床多见失眠患者为病情所苦,对单纯药物治疗心存疑虑,担心成瘾,因此,中药治疗结合适宜技术治疗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