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举措 全力打通“生命通道” ——四平消防救援支队开展消防通道整治工作记事 |
本报记者 崔圣驰
消防“生命通道”是指在紧急情况下,救援人员能够实施灭火救援、转移或引导被困群众逃生的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为此,四平消防救援支队紧密结合消防安全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从源头施策、智能监管、防消联勤等方面加强综合整治,切实解决占用、堵塞、封闭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消防车通道等突出问题,全面推动整治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坚持以“责”为重 确保统筹协调抓落实
支队坚持攻坚战与持久战并举、政策制定与工作实际衔接、整治拆改与宣传教育并轨的整治思路,细化整治方案、组建工作专班,以“定岗定责定人”清单式、指标化举措,细化工作目标、具体任务和完成时限,纳入城市更新、棚户区和老旧小区改造内容,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内容,构建“政府统筹、部门协作、镇街负责”的综合治理机制。同时,支队联合交警、住建、市场监管等部门统筹协调、信息互通、协同作战,对车辆违规占用消防车通道、占道经营、项目工程通道设置等重点内容进行综合监管,有效破解专项整治工作中遇到的管理责任不清、疏堵措施不优、治理力量不足等瓶颈问题,为各行业部门、乡镇(街道)开展工作提供指导,对所有问题隐患实行清单化销号管理,对重点问题隐患实行双向移送,确保工作链条畅通、力量发挥有效。
坚持以“整”为要 确保拔钉清障祛痼疾
支队坚持“应拆尽拆、边查边改”的原则,采取普查与抽查、全面排查与分类整治相结合的方式,整合行业部门、基层执法等监管力量,深入住宅小区、人员密集、公共娱乐、多业态经营等场所开展地毯式、多方位排查整治,建立隐患清单、加强动态跟踪、逐项督促整改,对隐患特别突出、行为特别严重的,依法进行查处、罚款、拖移、强制清除或拆除,确保隐患整治彻底到位。同时,支队采取“一劝、二清、三拆”的工作措施,协同相关部门纠治消防“生命通道”违法违规行为,逐条街、逐小区、逐生产经营单位过筛,督促指导高层建筑和居民住宅小区完成消防车道划线工作,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和充电场所,设置疏散逃生指示图,有效整治消防“生命通道”“挡、堵、封”等问题,实现消防安全标识化、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坚持以“智”为管 确保通行顺畅无障碍
支队运用信息化手段,搭建消防宣传信息平台,整合辖区住户、商户信息,通过短信、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定期推送消防知识。针对电动自行车违规停放、占用消防通道等问题,精心整理典型事故案例、安全规范图文,分批次定向发送至居民、商户手机端,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同时,联合社区、物业在小区出入口、商业区等显眼位置循环播放消防公益广告和警示视频,营造浓厚安全氛围,从思想根源上减少违规行为。同时,支队深入辖区人员密集、火灾风险较高的住宅小区和商业区,实地丈量“生命通道”,对小区消防车通道净宽度、净空高度、转弯半径和路面硬化进行实地测试,判断消防通道是否满足消防车通行要求,并对消防设施、周边水源、登高作业面等开展 “六熟悉”,进一步摸清住宅小区、商业区、公共建筑消防车通道施划情况,切实提高灭火救援通行保障。
坚持以“宣”为导 确保全民达成共识
支队结合“五进”开展宣传工作,发动宣传员、网格员、消防志愿者到住宅小区、社会单位、人员密集场所等区域,走街串巷、敲门入户,全面细致讲解占用、堵塞“生命通道”的违法性以及违规安装防盗窗阻碍逃生的危害性,普及相关法律法规,加强警示教育,曝光突出隐患,从心底认知打通“生命通道”的重要性,从不理解、不支持逐步转变为自觉维护保障“生命通道”的畅通。同时,支队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开展覆盖式、靶向式、嵌入式消防安全提示,将专项整治的工作范围、标准要求、治理通告、工作动态等情况进行发布,并结合典型案例以案说法,对存在占用、堵塞、封闭消防通道的违法行为进行曝光,引导群众共同监督相关单位及时整改隐患,推动全社会形成保持消防“生命通道”畅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