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决打好“十四五”规划收官战 奋力开创铁西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访铁西区委副书记、区长关吉宁 |
本报记者 孙莹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是我市在收官‘十四五’、谋划‘十五五’的关键节点,在向着千亿级经济总量目标加速迈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市委书记王相民的讲话,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为我们做好工作指明了方向、明晰了路径。”铁西区委副书记、区长关吉宁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对于如何贯彻好、落实好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关吉宁表示,铁西区将紧紧围绕全会部署要求,全面落实市委“1288”总体工作思路,纵深推进“四区”建设,加压奋进、跑步冲刺,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为打好打赢四平经济攻坚战、荣誉保卫战作出铁西区新的更大贡献。
全力以赴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和“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鲜明导向,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抢抓机遇争项目、谋项目,把政策红利同比较优势、产业配套、企业需求、盘活闲置资源结合起来,高标准包装一批针对性强、成熟度高的重点项目,高质量谋划一批投资规模大、带动作用强、市场前景好的税源型项目。四面出击招项目、引项目,统筹推进区级领导带队招商、产业链招商、产业承接招商、以商招商,加快成品药及医疗器械仓库(丙类)、再生资源二期等一批优质项目签约落地。打通堵点落项目、建项目,力促现代农机装备建设、农业大数据2000P智算中心等项目如期开工,亿丰机械智能车间、艾斯克智能化家禽屠宰等续建项目竣工投产,确保全年开复工5000万元以上项目54个以上。
坚定不移促进产业体系提档升级。统筹推进短板产业补链、传统产业升链、优势产业延链、新兴产业建链,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稳住农业增收“基本盘”,立足城郊村区位优势,一体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棚膜产业壮大,力争全年果蔬和粮食产量分别达到2500万公斤和7500万公斤以上。夯实工业经济“压舱石”,紧盯金钢股份、巨元瀚洋等产值大户稳产满产,扶持大元农业装备等企业年内入规,鼓励巨元焊接板全焊式板式换热器升级改造等项目申报省级“智改数转”项目库,打造一批国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锻造商贸经济“强引擎”,以文旅商融合发展为主攻方向,不断优化“仁兴里”街区“两养、两提、一降、三突出”的运营思路,实现客流量与销售额双突破,进一步擦亮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的金字招牌。
用情用力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坚持把为民造福作为最大政绩,让发展更有温度、幸福更有质感。加快城市更新步伐,抓好人行步道修缮、管网疏通,推动34个老旧小区改造在建工程年底前全面竣工。深入推进城市人居环境大排查大整治和物业管理专项整治提升工作,实现卫生死角清仓见底、市容顽疾动态清零,社区代管小区逐步向专业化物业管理和居民自治过渡。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围绕“劳有厚得”,打造更多“家门口”就业服务站,促进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围绕“学有优教”,巩固做好划片招生、阳光分班,擦亮优学品牌;围绕“病有良医”,深化紧密型区域医共体建设,夯实“一次就诊只挂一次号”服务;围绕“老有颐养”,不断优化养老服务供给,进一步扩大全域康养服务覆盖面。
慎终如始守护社会大局安全稳定。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识好“五线谱”、打好主动仗,妥善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牢固树立和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全面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和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国防动员体系和能力建设,严防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强化空气、水质、土壤监测预警及管控,确保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国控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纵深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面推动安全隐患和监管盲区闭环整改、动态清零,防范遏制各类事故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细致做好“八五”“九五”普法工作衔接,持续加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让平安铁西建设成色更足、底色更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