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用活案例资源 做深做实警示教育 ——市纪委监委持续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记事 |
本报记者 孙莹 通讯员 谢飞
警示教育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性工程,是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体制机制的重要支撑环节。市纪委监委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深度盘活典型案例资源,以忏悔录、警示教育专题片、警示教育会议、警示教育展等载体为依托,精心打造“书载教训、片鉴得失、会析根源、展鸣警钟”的沉浸式警示教育课堂,推动警示教育全域覆盖、有形有效有感,持续涵养全市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活教材”直击心灵深处
“如果我不心存侥幸,主动向组织自首;如果我不心存侥幸,早一点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如果我能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该多好啊……”王某某在忏悔书里追悔莫及。
市纪委监委紧扣不同领域、不同群体廉政风险点,分层分类开展警示教育,精心选取2024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23名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的忏悔书,编印《2024年查处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忏悔录(选编)》3500册,作为警示教育教材发放至全市实职科级以上干部手中。该《忏悔录》筛选了营商环境、教育、医疗、黑土地保护、年轻干部等重点领域、重点岗位违纪违法典型案例,通过“现身说法”,让广大党员干部直面违纪违法者从思想滑坡到行为堕落的全过程。用惨痛教训写成文字,以最真实的情感、最深刻的反思,让党员干部深刻认识到腐败行为的严重危害,切实起到“一人忏悔、众人警醒”的效果。
警示教育片以案为鉴
“本片深入揭示我市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由风及腐、由风变腐的蜕变过程,旨在让广大党员干部为之警醒,切实将身边的警示,变成心中的警戒,生畏知止……”市住建局积极开展警示教育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身边的警示》。
市纪委监委深挖反面典型,系统构建警示教育案例资源库,推动案件查办成果向教育效能深度转化。市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我们制定并完善了《市纪委监委案件资料与警示教育对接工作机制》,将警示教育纳入案件查办整体规划,构建‘同步谋划、协同推进’的工作体系,在案件启动阶段即建立教育素材收集专班,通过全程跟踪审查调查对象思想动态演变,系统记录其从违纪违法到深刻悔悟的完整过程。”
市纪委监委聚焦近年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查处的违纪违法典型案例,相继精心制作了《破坏营商环境之害》《涤浊》《身边的警示》等一系列警示教育专题片,将其制作成光盘发放给全市各县(市)区、各市直部门。两年来,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受教育党员干部达10万余人次。
“醒神钟”凝聚思想共识
按照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安排,我市召开了全市警示教育会议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集中谈话会,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案为鉴、警钟长鸣,将“目睹的教训”内化为“根植于心的敬畏”。
市纪委监委积极探索强化对“一把手”的教育引导、日常管理与监督制约的有效办法,协助市委召开全市警示教育大会,组织全市各县(区)、各部门(单位)“一把手”参会。会上,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通报典型案例、剖析问题根源、提出整改要求,让党员干部在集体“充电”中接受思想洗礼。
制定《关于加强分级分类警示教育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要求每年市、县要分层级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各行业部门如系统内发生过3起以上严重违纪违法案件,或出现窝案、串案的,该行业系统要召开全系统警示教育大会,通报案件情况、查找制度漏洞,严格干部教育管理。今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督促各案发单位召开警示教育会议57场次。
“实景课”增强教育实效
市纪委监委组织市消防救援支队参观“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主题教育展。观展后,消防救援人员纷纷表示,参观警示教育展是非常深刻的思想洗礼。纪律就是战斗力,要在日常生活中严守纪律,只有自身过硬,才能在群众需要时顶得上、靠得住。
市纪委监委建设一体推进“三不腐”展厅,把警示教育从“大水漫灌”转变为“精准滴灌”,紧扣重点领域特色、关键岗位特点、日常工作实际等方面选取受教群体开展靶向教育。从为政法干警“量身定制”专题教育展,到推出黑土地保护领域、营商环境领域专题警示教育展,再到举办“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主题教育展等。市纪委监委相继更新展厅5次,共组织接待全市各地各单位党员干部600余场、3万余人次。
风清则气正,气正则心齐,心齐则事成。市纪委监委将不断深化全链条警示教育,推动关口前移,常态化组织旁听庭审,以现场纪法震慑强化“不想腐”的自觉。同时,将积极探索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方法,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党员干部的特点和需求,量身定制警示教育课程,让警示教育更加贴近实际、深入人心。通过持续深化警示教育,进一步筑牢党员干部的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