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压奋进谋发展 实干作为显担当 ——访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付巍 |
“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深入贯彻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对下半年跑步冲刺加快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具体要求。伊通满族自治县将紧紧聚焦全会部署,全面落实市委‘1288’总体工作思路,承压奋进、主动作为,在推动全市打好打赢四平经济攻坚战、荣誉保卫战中贡献更大力量、体现更大担当、展现更大作为。”伊通满族自治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付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以现代化产业培育发展动能。坚持把产业转型提质作为主攻方向,下定决心、加大力度构建“3+6”现代化产业体系。以壮大现代农业作为立县之本,突出抓好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力促梅花鹿三产融合产业园、肉牛产业示范基地等项目建设,不断完善产业链条。以加快工业转型为奋斗目标,深入实施制造业“智改数转”行动,将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主战场”,全力推进1Gwh方形低温锂电池项目、华能19万千瓦风电项目,在新能源、新装备、新材料方面实现突破。以攻坚服务业为主攻方向,将丰富文旅资源积蓄成势,全力推进大孤山悦如火山温泉、新开流文旅休闲体验中心等项目建设,深入谋划温泉管线入城进村,打造伊通全域旅游靓丽名片。
以高质量项目夯实发展根基。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抓住中央推动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国家和省“十五五”规划编制等重大机遇,精心做好项目谋划、论证、筛选、包装等工作。力促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年产1万吨速冻玉米粒等18个重点项目快速开工建设,锦华年产35万套车轮等37个在建项目年内投产运营。聚焦伊通鸽子精深加工产业化、航空飞行营地、极端环境化学电源联合创新研究院等“谈而未签”“签而未落”项目,主动出击、紧盯不放、跟踪服务,推行“市场+资源+应用场景”招商模式,确保抓大不放小,远近一起招,力争全年产业类项目固投及增速贡献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以高品质生活检验发展成果。坚持办实办好民生实事,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加大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深化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建设,全面强化“智慧医院”服务,整体提升城乡医疗服务水平。持续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构建良好教育生态。加快建成覆盖农村、社区的10个助老餐厅和助餐点,提升公共服务和养老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推动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年内实现2条断头路全线贯通,自来水日供水能力增加到3.8万吨,城区雨污分流比达到98.8%。强化管理服务,深化维护市容市貌重点领域专项整治,提升物业服务质量,让群众生活更加舒心。
以高效能治理应对发展挑战。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识好“五线谱”,妥善防范应对各类风险挑战。健全社会治理体系,以基层治理“百日攻坚”六个专项行动为抓手,持续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规范管理工作,推动社会治理从“防出事”向“办成事”转变。健全“大应急”指挥机制、“统分结合”应急预案体系,优化信息共享和研判会商机制,落实应急叫应响应措施。常态化抓好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信访问题源头治理和积案化解,全面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坚决维护政治和意识形态安全,常态化开展社会治安、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化解,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本报记者 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