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基层三十载 甘当平安“守望者” 本报通讯员 张羽 |
树高叶茂,系于根深。金朝旭是市公安局特警支队巡逻防范大队一级警长,负责社会面巡逻防范及应急处突工作。他扎根基层一线30载,从巡警战士到特警尖兵,从一头青丝到两鬓霜白,初心不改,以热血忠诚守护英雄城的万家灯火。他先后获得四平市优秀公务员、优秀共产党员、四平好人、吉林好人等荣誉,荣立个人三等功一次,获嘉奖两次。
“做事要敬业,做人要感恩”是金朝旭的人格特质。在110处警岗位上,他30年来几乎保持着“无休”的工作状态,休息日被召回加班是常态。入警初期,他就以一篇质朴的《巡警的一天》登上《吉林公安报》,用真挚文字道出对岗位的热忱,更以实际行动成为年轻警员的表率。带新警时,他手把手教经验,用“多跑一步、多问一句”的笨办法,帮助年轻民警逐步成长为业务骨干。
“忠诚”藏在细节里。有一年冬天,我市连降两场大雪,致使部分道路非常湿滑,尤其是站前广场周边的道路,被一层冰覆盖了,这给经常在此遛弯的居民和进出车站的旅客造成极大安全隐患。金朝旭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从附近商户借来铁锹,一锹一锹地铲,一点一点地清,直到结冰路面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看着忙得满头热气腾腾的金朝旭,路人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他就是用这种笨方法,诠释着从警为民的初心。
面对公安工作的复杂化、多样化要求,金朝旭苦练基层民警的“硬功夫”,他白天跑现场、晚上学理论,让每一次出警都成为“实战课”。一次出警中,一名女子被钝器打伤,嫌疑人已逃离现场。金朝旭通过对知情人的盘问,敏锐捕捉到“嫌疑人是为找女子丈夫复仇却未得逞”的关键信息,大胆推测嫌疑人会返回现场。他请示领导后,与同事在有利位置埋伏,发现嫌疑人出现后,金朝旭第一个冲上去将嫌疑人按倒在地。这一战让同事们领教了他的办案智慧。
从警30年,他始终保持对法律的敬畏、对群众的赤诚,群众把他当成朋友是让他最开心的事儿。有一年夏天,一位大娘因意识不清走失,金朝旭陪她在大热天里寻家。为防止老人中暑,他让同事开车,自己坐在后排给老人拿着自己刚买来的矿泉水,用记录本当扇子给老人扇凉。每到一个小区便联系物业人员,来辨认老人样貌。4个小时后,终于在铁东区某小区找到大娘的邻居。原来,大娘当天中午下楼散步时迷路,老伴外出洗澡未归,女儿女婿已从长春赶回,正焦急寻找。当女儿看到母亲时激动落泪,女婿掏出现金致谢被金朝旭婉拒。他特意嘱咐家属:“今后给老人身上留个写有联系方式的纸条,再走失就方便联系了。”在场群众都为金朝旭细致体贴的工作方式点赞。
“金哥就像一台任劳任怨的机器”,同事们这样评价他。在巡警队伍中,他是业务标杆,更是“老黄牛”精神的化身——多困难的警情,多繁琐的任务,他总能按时完成。工作与家庭,他选择“先公后私”。儿子高烧住院,他在调解纠纷不能亲自送医;父亲胃病发作,他因紧急任务推迟陪诊……金朝旭就是这么一个平凡朴实的普通民警。
2021年2月,金朝旭调入特警支队。面对武装巡逻、应急处突的新挑战,金朝旭说:“既然身为人民警察,就要接受一切挑战。”年过半百的他从体能锻炼着手,每天早上五点起床,平均每天10公里体能锻炼。良好的身体素质,让金朝旭能够从容应对新的工作要求。他3年处置突发事件8起、救助群众50余人次、参与办理警情50余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3人。他主动协助机动大队办理案件,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0余人。
了解金朝旭的人都说,不管岗位咋变,老金的初心和信仰从未改变。30年了,从青涩的“小金”到成熟的“老金”,金朝旭依然用坚守诠释忠诚,践行着“为人民服务”的铮铮誓言。遇到重大安保或执行特殊任务时,金朝旭仍然像年轻人一样,冲在最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