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思践悟砺初心 薪火相传育栋梁 ——铁东区关工委深入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侧记 |
本报通讯员 李让
穿越时空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在书画中描绘红色记忆,于志愿服务中践行所学……7月,铁东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精心组织的“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如期开展。全区各级关工委创新形式、整合资源、突出特色,以“学史增信、崇德力行”为目标,引领广大青少年在沉浸式学习中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紧扣节点
学习热潮全面掀起
在铁东区第一实验小学举行的青少年党史学习活动启动仪式上,铁东区各中小学校关工委负责人及第一实验小学的1400多名师生参加此次活动。活动现场,解放街道关工委负责同志以《铭记抗战历史 共筑复兴荣光》为主题,通过珍贵影像和生动故事进行宣讲,带领师生穿越时空感悟伟大的抗战精神。启动仪式后,全区各中小学校迅速响应,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学习活动。区关工委专门编印相关辅导材料,为活动提供有力支持。
联动聚力
教育资源深度整合
铁东区关工委充分发挥“五老”优势,采取“老少联动、校地联动、校社联动、校企联动”模式,汇聚各方力量开展系列活动。“五老”代表带头宣讲抗战史、党史和改革开放史,进一步增强活动的感染力。在北市场街道马车房子社区,一位82岁老党员眼含热泪,深情讲述其父辈参加四平战役时的亲身经历,参加活动的党员、居民和青少年深受触动,表示将以革命先辈为榜样,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血脉。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孙德义,虽已年过八旬,但也积极参加到社区上党课、作辅导,组织青少年开展读书座谈等活动。
形式多样
学习体验入脑入心
铁东区关工委以形式灵活、内容丰富的活动提升学习吸引力。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采用“宣讲+展演”并用的形式,增强学习者体验感;组织“五老+青少年”互动活动,促进代际交流;开展“党史教育进校入室”活动,以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方式进行宣传。“五老”百人宣讲团宣讲员陈裕民、王世英多次受邀到平南街兴工社区、恒吉社区等地宣讲党史。黄土坑街道宏大社区关工委常务主任丁玮,为社区青年宣讲“四战四平”的英雄故事。北市场街道金龙社区关工委举办“多彩生活 绘梦社区”书画展,展出“五老”创作的10余幅红色主题书画作品,以书画生动展现一个个党史故事,让百年奋斗的精神标识在书画艺术长河中熠熠生辉。叶赫满族镇英额堡村、张家村,四马路街道东方社区,黄土坑街道南桥社区,北门街道桃源社区等乡镇街道通过文艺演出、推送红色电影等形式开展学习教育。
知行合一
学习成果化为行动
在开展“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过程中,铁东区关工委特别注重“学史力行”这一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号召青少年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实际行动。在全区开展“学党史办实事”活动,引导青少年积极参与志愿服务,为社区独居老人送温暖、打扫卫生等。在中小学中倡导暑期开展争当“五小公民”活动,鼓励青少年在实践中锤炼品格、服务社会。
此次“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通过真实可感的内容、互动参与的形式、全域覆盖的网络和学以致用的导向,成功将党史教育送到青少年身边,为关工委履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