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拳出击反电诈 追赃挽损护民安 ——市公安机关多举措打击治理违法犯罪活动记事 |
本报记者 崔圣驰 张玥琦
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呈现高发态势,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面对日益猖獗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我市公安机关高度重视,采取一系列强有力措施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
5月中旬的一天,在双辽市吉银村镇银行辽河支行内,职工王迪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忙碌着。在办理储户刘某业务时,她发现市民刘某行色匆忙并要求将3笔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当王迪进一步核实刘某取款用途时,刘某神色紧张,支支吾吾地拒绝透露,随后王迪将此情况及当事人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民警。民警到达后,发现当事人刘某手机内有名为“六福珠宝”的投资诈骗网站,且在手机内的一款聊天软件中发现刘某与诈骗嫌疑人的聊天记录,嫌疑人称有投资黄金理财的内部渠道,可以带着刘某投资获得高额回报,并告知刘某已安排工作人员线下到刘某居住地,上门收取投资资金,由此确认刘某正在遭遇网络交友和投资理财等诈骗。通过王迪对此涉诈信息的及时反馈,民警成功将刘某即将交付给线下取现电诈嫌疑人的20万现金劝阻保住。
同样是在5月的一天,在铁西区吉林银行九州支行,银行职工许志红正在为市民孙某办理30万元大额取款业务,称要买房子。由于孙某和其母亲高某都是许志红的理财客户,她向高某问询了此笔款项的用途,高某所述含糊不清,让许志红心生疑问,当场对孙某及其母亲高某进行了电诈预防提示,并将此情况及当事人相关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民警。民警迅速查找到孙某,与其沟通后了解到,孙某近期报了一个注册会计师培训班,培训后没考过,后孙某接到自称是培训机构“没过包退”的退款的电话,退款方式需要在手机APP上进行,进而指导孙某下载APP用于退款,但退款之前需先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提升信用额度以后才能退款,孙某便信以为真地缴纳了保证金。后对方以孙某操作失误为由表示账户已被冻结,要想将之前的保证金提现需要解除管控并提供了多个方案供孙某选择,其中一个方案是与老客户共同合作,其内容是老客户对培训机构进行投资,培训机构对其进行分红,利润较大,孙某再次信以为真,故按照方案再次投资。但对方再次以孙某操作失误为由,冻结了其账户,从而要求孙某以上门取现的方式进行线下交易,孙某真的以为是自己操作不当,同时也被高额的返利冲昏了头脑,同意了进行线下交易41万元,由此确认孙某正在遭遇投资返利类诈骗。通过许志红对此涉诈信息的及时反馈,民警成功将孙某的41万元现金劝阻保住,有效避免了大额的财产损失。
在两起案件中发现,被害人都是被高额回报迷住了双眼,掉入到犯罪分子编织的陷阱中。同时,还能看出,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新型犯罪侦查大队在省厅数据精准支撑下,对域内每一笔大额可疑提现转账进行精准排查,从源头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并同步加强与金融、通信等部门的协作配合,建立了快速止付机制,在预警、接警、侦查各个环节精准发力。并对银行工作人员进行精准培训,提高反诈敏感度,最大限度减少人民群众财产损失。此外,市公安局还为做出贡献的银行工作人员争取“见义勇为”称号和奖金。
“‘警银协动机制’是公安机关与银行金融机构建立的协作联动机制,通过信息互通、快速响应、联合处置等方式,精准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尤其是在阻断诈骗资金转移的关键环节发挥巨大作用,是防范电信诈骗的重要环节。”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新型犯罪侦查大队二级警长符蓉告诉记者,警银协动既彰显了省厅下发线索在反诈工作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也展现了银行职工敏锐的反诈洞察力,更体现了基层民警快速响应、高效处置的预警流程,四方共同打造防范电信诈骗的强大防范阵地。
截至目前,市公安局开展反诈宣传活动累计发放了3.6万余份反诈传单,在“四平反诈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39篇反诈宣传主题图文和123条短视频,浏览量达9.1万次,共计分享次数3.5万次;全市共计处理218186条预警;通过96110热线,预警劝阻潜在受害人,并解答群众咨询超过10800次,为群众提供专业及时的反诈骗指导,成功阻止多起诈骗案件;共计处理268条资金预警信息,上门劝阻249名潜在受害者,并成功为249笔资金提供保护性止付措施;共抓获电诈违法犯罪人员150余人,破获各类电诈案件80余起,有效保护了人民群众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