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4日


小“乌米”大效益
——梨树县“乌米”种植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四平日报》(2025年7月24日) 06版

本报记者 苑桂贤 孙国光 邵杰

盛夏七月,走进梨树县泉眼岭乡东洼子村聚鑫源种植养殖合作社,理事长姜成正带着工人们在庭院里忙着采摘“乌米”。这不起眼的小“乌米”,如今成了当地农民的“致富宝”。

据姜成介绍,“乌米”一年能收三茬,效益可观,他计划带动更多村民加入“乌米”种植行列。

在梨树县,“乌米”种植最早起源于四棵树乡曲家屯。如今,这不起眼的小作物已成为农民增收的“新引擎”,种植面积逐步扩大。目前,仅梨树县“乌米”种植已达200多公顷。农民房前屋后的“乌米”田,不仅为村庄添了绿意,更承载着村民的致富希望。

梨树县农广校正高级农艺师于国发说:“青皮‘乌米’现在特别受欢迎,这几天正是吃鲜‘乌米’的时候,电商平台每天都在全国发货,销量很大。可以说,‘乌米’是咱梨树县的特色,目前只有咱们县的电商能做鲜‘乌米’销售,这也让它成了带动增收的亮点。”

黑土地孕育着无限可能。作为“乌米”菌的研发者,梨树县农广校正高级农艺师于国发与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的专家们一道,常年为农户提供种植技术指导,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四平现代农业科学院农艺师崔晶说:“我们希望让‘乌米’走出四平、走向吉林,甚至被全国熟知,只有把这个特色产业推广出去,才能让农民获得最大收益。”

依托电商平台,梨树“乌米”已走进全国各地的寻常百姓家,从传统的酱焖、土豆条炖“乌米”,到如今流行的新吃法,成为食客舌尖上的美味。

梨树农业食用技术研究所职员王仁艳说:“现在最火的吃法是带皮烧烤,把‘乌米’放在烤炉上烤熟,趁热剥着吃,口感特别独特,是平时吃烧烤尝不到的味道,眼下正是吃鲜‘乌米’的好时候,这口鲜气错过就得等明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