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教师队伍 推进“新双高”建设 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举办暑期教师能力提升培训班 |
|
本报讯(记者 王明纯)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核心素养,推进“新双高”建设和办学能力评价工作,7月11日至16日,吉林工程职业学院举办2025年暑期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班。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新,党委副书记、校长宋辉,副书记王鸣晖,纪委书记徐焕文,副校长赵明宇、沈成君,各学院(部)负责人、教学骨干及专兼职教师210余人,以及双辽市职业中专20余名教师参加培训。
开班式上,宋辉作《培训赋能、特色培养,为学校“十五五”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专题报告。他表示,要制度化推进“请进来、走出去”教师培训模式,深化涉农人才培养改革,对接“一乡一特”产业需求,打造“无界行走课堂”培育“新农人”,并通过“一院一案”机制落实新课标,为学校“十五五”期间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随后,沈成君主持开班式并指出,职业教育正处于“黄金期”与“变革期”,教师能力是学校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次培训紧扣“新双高”建设与办学评估两大任务,突出“强聚焦、多层次、重实战、强保障”的特点,覆盖全员并强化实战转化。他要求参训教师高度重视、学思践悟、严守纪律,切实将培训成果转化为教学实效。
为期一周的培训中,教育部专家李志宏以《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与专业建设》拉开序幕;倪彤聚焦《AI通识·助教·文汇》解读了智能技术与教学融合路径;姜丽萍结合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案例,深入解读《新高校、新规划、新要求》;丁金昌分享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高质量实施高职院校 “新双高”建设的思考》;武友德则围绕《基于“数字中国”和高职院校办学能力评估的背景下人才培养方案的开发》《对接岗位数智融合的课程标准开发》展开专题讲解。
培训期间,学院同步开设人才培养方案开发、数智融合课程标准开发等实践性工作坊,通过“理论授课+实战演练”模式,推动教师将前沿理念转化为教学实践能力。
本次培训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核心能力,为“新双高”建设和教学评价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更为吉林工程职业学院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