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3日


创新推广“金融助理+金融专干”服务模式
——中国农业银行梨树县支行推进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

《四平日报》(2025年7月23日) 03版

本报通讯员 于延武

近年来,中国农业银行梨树县支行为推进服务“三农”和乡村振兴工作走深走实,积极创新推广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创新推广“金融助理+金融专干”服务模式,有效提升金融服务广度和深度,打造党建引领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特色实践。

精心选派人员 实现镇村全覆盖

梨树支行立足当地农业产业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加强与梨树县委组织部合作,在每个乡镇至少选派1名农行干部担任金融助理、在每个行政村至少推选1名村干部担任金融专干,有效延伸金融服务触角,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质效。目前已选派21名金融助理、304名金融专干,乡镇、行政村覆盖率均达100%。通过下沉专业化金融力量,构建属地化服务网络,有效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推动对外服务从“等客上门”到主动服务、从单一产品服务到综合金融服务转型。

聚焦“两个融入” 发挥“五大员”作用

聚焦融入客户生活场景、区域经济发展,注重强化对金融助理、金融专干的培训和管理,使其准确扮演联建共建的联络员、金融知识的普及员、“三农”发展的服务员、金融业务的推广员和政策落实的勤务员等角色,建立“周对接、月研判、季复盘”工作制度,金融助理定期进村走访,及时将农户需求反馈给金融专干,金融专干通过日常走访、收集农户生产经营相关信息,按月报送各网点,梨树支行通过汇总分析,动态掌握市场需求,适时创新推广金融服务模式,发挥金融服务“主力军”作用。如:创新推广金融产品,黑土粮仓贷、粮农e贷、领办合作贷等贷款产品总量平均增长10%;通过开辟信贷绿色通道,金融助理带队下沉村屯现场办公,贷款审批时限缩短至3天以内;通过及时下乡掌握村镇信用情况,加快推进农户信息建档,目前预授信农户信息建档近1万户。坚持让利于民,各项存款增长3.5亿元,增量居全市农行首位。

推进“头尾联动” 打造服务特色品牌

梨树支行立足当地资源禀赋,着力发挥金融助理、金融专干等“前哨”作用,推动金融服务种养业走深走实。在粮食种植上支持“梨树模式”推广,在肉牛养殖上全力服务“千万头肉牛”工程,在产业发展上支持全产业链“业务闭环与服务循环”,做足做活“粮头食尾”“肉头食尾”文章,为小农户与大市场之间努力搭建“金桥梁”,稳步扩大县域贷款规模。截至6月末,梨树支行农户贷款净增近2亿元,增速26%。此外,梨树支行还探索创新“头尾联动贷”产品,强化与某农牧食品公司合作,加快推进种养产业循环发展,持续增强服务乡村振兴底色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