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榜样足迹 点亮科学梦想 ——读《撬动地球的科学家》有感 |
市第二实验小学校三年六班 边子博
《撬动地球的科学家》这本书如同一把神奇的钥匙,开启了我向往探索科学传奇的大门。读完此书,我深受触动,仿佛经历了一场科学精神与智慧的洗礼。掩卷沉思,脑海中浮现出一系列中国科学家的身影,华罗庚、钱伟长、袁隆平、茅以升、梁思成等,他们以卓越成就与崇高品格,成为青少年的精神坐标,用智慧与汗水诠释着科学的力量和价值,让我深刻认识到,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我们更应努力寻找自己撬动地球的支点。
华罗庚因家境贫寒辍学,帮父亲料理杂货铺,却凭借惊人的毅力自学成才。他不仅在解析数论、典型群和矩阵几何学等方面取得了卓越成就,还积极投身教育事业,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数学人才。华罗庚用行动告诉我,即便出身平凡,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在科学的领域留下斐然的成绩。
钱伟长弃文从理,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立志用科学救国。他在力学、应用数学等领域取得了众多开创性成果,被称为中国近代力学奠基人。他的抉择让我明白个人的理想追求应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只有将个人价值融入到国家发展中,才能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
袁隆平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只为实现“把饭碗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的梦想。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几十年如一日地坚守在田间地头。杂交水稻的成功,不仅解决了无数人的温饱问题,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科学家的担当与奉献。他的精神让我懂得,我们应怀揣一颗为人民服务的心,用所学知识为社会创造价值,这便是我们寻找支点的根本目的。
茅以升主持修建了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面对技术难题和日军的威胁,他毫不畏惧,凭借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他的经历让我看到了科学技术在国家建设中的巨大力量。
梁思成毕生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的研究与保护。他和妻子林徽因在艰苦的条件下,四处考察,测绘古建筑,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宝贵的资料。他对古建筑的热爱和保护意识,让我们懂得科学不仅是创造新事物,更是传承和守护历史文化遗产,在寻找自己的支点时,我们不能忽视对传统文化的挖掘和发扬,这是我们民族的根脉所在。
合上《撬动地球的科学家》这本书,这些中国榜样的形象在我心中愈发高大,他们是科学领域的巨人,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以巨人之肩,寻己身支点”,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深感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他们用行动告诉我们,科学不仅是高深的理论和复杂的实验,更是一种为了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精神力量。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我在今后的学习道路上,以专注为舟,以坚持为桨,以创新为帆,要以他们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寻找自己撬动地球的支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