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促发展 凝心聚力谱新篇 ——市第一人民医院高质量发展综述 |
| ||
| ||
| ||
| ||
|
本报记者 张宪双
锚定诊疗技术升级与服务质量提升双目标,深化与省内外顶尖专家的战略合作,推行专家多点执业机制,以优厚政策和广阔平台吸引权威专家全职加盟,打破区域医疗资源流动壁垒,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实现跨区域技术共享与经验互通;
以政策赋能、机制创新为双轮驱动,积极吸引和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健全以创新价值为导向的差异化奖励、动态化考核激励机制,构建起涵盖引才、育才、留才、用才的全方位、多层次人才发展体系;
全面推行编制内外职工同工同酬制度,建立以岗位价值、工作业绩、实际贡献为核心的统一薪酬分配体系,消除身份差异带来的待遇壁垒。同步规范社会保险管理,严格落实全员足额参保,确保职工享受同等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权益……
近年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在党委书记曹全的带领下,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医院的发展优势,在学科建设、服务提升、人才培养等方面持续发力,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发展之路,医院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各项工作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台阶。
党建与管理深度融合 筑牢发展根基
为加强和改进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推动医院实现转型升级,市第一人民医院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以“党建+创新管理”为抓手,将党建工作深度融入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充分发挥党支部书记带头作用,推行“支部建在科室上”工作机制,实施“三培养”机制——将党员培养成业务骨干、将业务骨干培养成党员、将党员业务骨干培养成管理骨干和学科带头人,着力构建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同时,落实“一支部一品牌”“一科室一特色”建设,打造普外科、骨科、重症医学科等特色科室,增设党员先锋岗,选树明星服务标兵、优秀医师、星级护士等先进典型,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热情。并建立“党委-党支部-党员”三级责任体系,通过“责任清单、任务清单、问题清单”压实党建工作责任,推动形成环环相扣、紧密衔接的责任链条,全面提升医院服务效能,形成了“单位有品牌,支部有特色,党员有标杆”的党建新格局。
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 提升核心实力
在业务发展方面,市第一人民医院以解决临床问题为导向,通过特聘专家加盟(如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李晓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高禹舜等教授)、特聘专家“带项目”(如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疼痛科李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胸外科辛华等专家)、科研资金支持等方式,将上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推动科研与技术创新。2025年普外科成功申报获得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024年心血管内科、神经外科成功申报获得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医院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0项。其中,普外科腹腔镜微创手术、ERCP手术例数在省内地市级医院处于前列;骨科在疑难髋关节置换、髋关节翻修手术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微创椎体成型术及3D打印技术临床应用在区域内领先;泌尿外科开展的尿道狭窄舌黏膜修复术(四平首例)写入《中国泌尿外科史》;核医学科甲亢和甲亢突眼专病特色治疗享誉东北三省乃至辐射京津冀等地区。医院是吉林省卒中急救地图单位,胸痛中心通过国家标准版认证。2025年重点推进27项专病专治项目,结合医院实际和地区需求,精准定位,集中资源打造特色品牌专业。此外,整合中医、康复资源,科学规划学科布局,全力筹建标准化康复科、中医科疗区,推进院前急救与重症医学科一体化建设,构建“快速响应、无缝衔接、高效救治”的急危重症救治体系,全方位筑牢生命健康防线。
学科综合实力显著提升,护理服务创优升级。医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引领,全面提升护理人才培养和服务能力,成功培养国家级专科护士49人,国际伤口造口师2人。24个病区100%优质护理全覆盖,其中4个科室荣获省优质护理服务单元,12个科室荣获市优质护理服务单元。医院多次荣获省、市优秀管理医院荣誉称号。在四平市护理综合技能竞赛中共荣获单项奖16个。在国家级、市级护理质量改善项目大赛中分别荣获一等奖案例2项,二等奖案例4项,三等奖案例2项。在专科品牌建设上,推行“一科一品”特色护理服务,成立四平地区首家PICC护理专科门诊,累计完成694人次PICC置管及维护等项目,解决众多疑难静疗导管治疗问题;质控管理方面,构建多维度质控体系,严格落实查房制度,实现护理质量数据对标国家和省级标准;创新服务领域,护理工作者积极探索,在全市护理质量改善项目评比中屡获佳绩,手术室护士长张慧的创新成果获全国学术交流机会与省级科研立项。
党建与人才同向发力 激发创新活力
人才是医院发展的重要支撑,市第一人民医院立足学科发展规划,实施“靶向引才”战略,构建“公开招聘+事业单位招编”双轨制引才模式,全力充实人才队伍。2024年,医院面向全国发布紧缺岗位需求,吸引350余名专业人才投递简历。经多轮严格考核筛选,最终录用71名优秀人才;另外,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编考试,13名高层次人才成功纳入编制体系。
在人才培养上,构建起“分层分类、精准滴灌”的培育体系。一方面,围绕临床诊疗、科研创新等重点领域,常态化开展学术讲座等院内培训,另一方面,设立专项人才培养基金,2024年进修培训经费投入达45万元,同比激增87.7%,创历史新高。同时,设立青年发展论坛,搭建“线上+线下”学习平台,加强对青年医师的培养力度,培养了一批优秀医疗专家和业务领军人才。
为让人才安心扎根,市第一人民医院打出“事业+待遇+情感”组合拳。修订《考核评比实施办法》,将临床工作量、患者满意度等核心指标纳入绩效考核,实现评价体系科学化;落实研究生学历激励政策,通过“真金白银”激发医务人员学历提升热情;深化职称评聘改革,加大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力度,2024年和2025年在纪检部门全程监督下,76名临床骨干顺利晋升职称并兑现待遇。“职称评聘向一线倾斜,让我们感受到医院对临床工作的重视,工作更有干劲了!”一位新晋主任医师感慨道。
党建与民生紧密相连 践行责任担当
作为公立医院,市第一人民医院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以“党建直通车”活动为载体,将医疗服务延伸到基层,近一年多累计开展义诊活动253次,服务群众10953人次。为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健康护理服务需求,建立了“医院-社区-家庭”护理服务链,开展居家延伸护理服务1390人次。同时,深化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市第一人民医院作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的牵头单位,与铁东区6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1+6”的合作体系。院党委通过深入调研、科学论证,制定“一区一策”特色方案,各成员单位实现同质化管理。选派13个特色科室团队精准对接包保,知名慢病专家、中医康复专家、超声诊断医生定期出诊。协助集团成员单位筹建中医康复馆,投放仪器设备,融合多元中医推拿、针灸等技术打造特色康复理疗项目。建设成人静点室,提供床单元用物、静点椅、抢救车、抢救药品等。统一配置电脑及远程会诊终端设备,全面建成集团内高效畅通的远程会诊平台。组建42组家庭医护团队,借助于社区网格平台,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及绿色通道与转诊服务,为患者提供最快速、最优质的医疗服务。建立统一工作标准和流程,通过线上线下融合模式开展基层人员业务培训,并对基层人员进行诊疗技术能力系统培养。派出专家坐诊1923人次,家庭医护团队随访4453人次,创新打造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与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协同并进的新范式,为深化医改提供了可复制的“四平模式”。
除此之外,市第一人民医院全力开展智慧医院建设,投入1573.5万元升级乳腺X射线摄影系统、十二指肠内窥镜系统等诊疗设备,投入490万元完善一般治疗、心电监测、处方前置审核等信息系统,提升诊疗效率和管理精准度,医院电子病历应用达四级水平。“我们还从改善患者就医体验入手,优化就诊流程,增设分诊、导诊点位,实行导诊护士首接负责制,将盖章审核、转诊审批、退费服务等业务集中办理,打造了‘一站式服务中心’,实现患者‘只跑一次’。”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裴育红介绍说,医院还大力推行适老化服务,在门诊增设共享轮椅、陪护床等便民设施,开展老年优质护理“十优先”服务举措,群众就医满意度提升至98.2%。
党建与文化互融互鉴 凝聚发展合力
市第一人民医院以党建文化为核心,聚焦职工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社保保障、文化赋能、健康守护三大举措,切实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2024年全年累计投入福利保障资金1600余万元,惠及全院职工及退休人员。据裴育红介绍,为解决社保历史遗留难题,实现“老有颐养”制度跨越,医院党委积极协调人社部门,突破政策壁垒,实现社保全覆盖。自2024年1月起,退休人员正式纳入社保体系,并补发养老待遇差额831.4万元;在编人员和聘用人员社保管理规范化,实现当期费用按月足额扣缴,彻底解决了职工的后顾之忧,为人才队伍稳定注入“强心剂”。
破解社保难题的同时,市第一人民医院厚植职工幸福沃土,积极实施“文化惠民”三大行动。在福利提质、活动铸魂行动中,通过优化节日福利体系,提升福利种类,开展新年联欢、演讲比赛等主题活动,激发职工干事热情;阵地强基行动中,精心打造140平方米党建主题文化展,通过挖掘医院红色历史、访谈老专家、整合院史资料,构建“红色历史+党史教育+医院文化”三位一体长廊,成为职工文化浸润的“精神地标”。此外,依托院内优质医疗资源,每年医院为千余名职工进行免费健康体检,让职工共享发展红利。医院深化开展“暖心工程”项目建设,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走访慰问困难职工、退休老干部,开展上门义诊、送医送药等服务,切实提升职工归属感与幸福感。
多年来,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始终坚持“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全局工作。今年,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加速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以“塑党建品牌,促深度融合”为主题的“六心”品牌创建活动在全院范围内蓬勃开展,医院各党支部、科室积极行动,以“六心”理念为引领,即“舒心、暖心、省心、用心、放心、安心”,探索出形式多样的党建与业务融合新路径,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品质,全面提升患者就医获得感,将党的领导作为医院发展的根本和灵魂融入血脉。
风劲帆满海天阔,奋楫潮头逐浪高。从党建引领管理创新到护航学科发展,从优化服务流程到筑牢人才根基,市第一人民医院正以党建为“红色引擎”,在守护百姓健康的征程中砥砺前行,书写着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未来,医院将继续以初心铸魂、以匠心筑梦,深化“党建+”内涵建设,为区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贡献新的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