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铁东区坚持在守护绿水青山、保障水安全、筑牢安全底线上精准发力,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水安全保障能力稳步提升,为铁东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提供了有力支撑。 筑牢生态屏障 守护青山绿水 ——铁东区持续推进林业和水利工作记事 |
通讯员 陈昊轩
林业生态建设扎实推进
林长制效能持续深化。严格落实林长制各项制度,推动区、乡、村三级林长履职尽责,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形成齐抓共管格局。各级林长及网格员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开展常态化巡林,实现全区森林资源网格化管理责任区域全覆盖、无死角。造林绿化任务圆满完成。今年上半年,按计划100%完成迹地更新0.8公顷,同步完成6个村屯共计0.8公顷的绿化美化提升任务。组织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发动全区机关干部及志愿者300人次,栽植面积达1.33公顷,城乡绿化水平有效提升。抓好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完成松材线虫病、美国白蛾等重大疫情普查监测工作,切实做好突发、新发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治理。
河湖生态面貌有效改善
“春季清河行动”成效显著。印发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工作步骤、时限与责任主体。聚焦垃圾清理、粪污处理、监管体系与长效保洁机制落实,今年上半年,各级河长累计巡河500余次,投入人力1000余人次、车辆600余车次,清理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畜禽粪便等各类垃圾,河湖环境明显改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一线,对各乡镇街“清河行动”落实情况及河湖“乱占、乱采、乱堆、乱建”问题进行暗访督查,逐项销号管理。科学规范运行转山湖水库,制定并实施水库全年综合运行计划,根据流域水文特征、上下游用水需求及区域发展需要,科学制定落实调水调度计划以及保护措施,统筹保障供水、防洪、灌溉及养殖等多项功能协调运行,努力减轻水库运行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促进周边生态恢复。完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涵盖安全检查、监测预警、设施巡视、定期维护与设备更新等关键环节,保障水库安全平稳运行。
农村饮水安全更有保障
始终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重大民生工程,以党建为引领,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农村饮水安全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推进水质提升、管网维护和长效管理,筑牢民生保障底线。严格对标省市要求,完成水利部与吉林省农村饮水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数据对接,实现动态精准管理。升级基础设施,投入专项维修养护资金,对石岭镇、叶赫镇、城东乡、山门镇等饮水工程更换全自动除硝酸盐滤料、除铁锰滤料等,惠及4个乡镇11.8万户籍人口。2024年对石岭镇27处、叶赫镇13处、城东乡9处、山门镇24处进行了管道维护,对石岭镇6处、叶赫镇12处、城东乡9处、山门镇17处进行了机电设备更换。通过新建和翻建水源井、井房以及管网,安装水处理设施,确保水质达标,并满足24小时供水的基础设施需求。截至目前,铁东区农村24小时供水率已达84.79%,已超额完成。
安全生产防线持续筑牢
森林防火网越织越密。强化部署备战,坚持早谋划、早准备、早落实,全面部署防护措施,时刻保持临战状态。深化宣传警示,及时更新维护各类森林防火宣传警示标识标牌,营造浓厚防火氛围。利用村屯广播、村民微信群等多种渠道,重点加强农事用火高峰时段的宣传警示。严格火源管控,在重要节点的关键入山路口设立临时检查站,严防死守火种进山。督导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及时清理防火区内的秸秆、杂草等易燃物,在高火险时段,进一步加密巡护频次,严厉打击一切违规用火行为。狠抓应急值守,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落实火灾信息归口报送和卫星热点核查机制,各专业、半专业扑火队伍保持高度戒备,全力做好扑救准备。防汛备汛工作扎实有效。全面排查整改隐患,深入开展水利重点工作综合检查,覆盖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准备、水利安全生产、工程运行管理、建设质量监督、农村饮水安全、河湖管理等各个方面。组织开展2025年度防汛应急救援演练,四平市蓝天救援队、转山湖水库管理单位参与,演练内容涵盖急救知识培训、水上救援实战和水库调度泄洪操作,保障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