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根脉 体验非遗魅力 市第十七中学开展“非遗中国 非遗有我” 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
|
本报讯(记者 孙国光 邵杰)为引导学生感受非遗魅力,增强文化传承意识,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中焕发新的活力,7月6日,市第十七中学组织八年级五班近20名学生走进市图书馆开展“非遗中国 非遗有我”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现场,同学们全神贯注地聆听非遗传承人的精彩讲解,开启一场沉浸式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文化体验之旅。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涅派面塑”传承人聂明浩生动讲述面塑艺术的历史渊源与独特魅力;被誉为“吉林巧姐”的工艺美术师、绳结技艺项目传承人姜红,深入浅出地介绍绳结编织技艺以及粘画制作技艺。在传承人的悉心指导下,同学们动手实践,深入学习面塑、绳结编织等非遗技艺的基本要领,切身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妙。非遗传承人姜红也表示,很高兴能向同学们分享这些传统技艺,期待更多年轻人爱上非遗、传承非遗。 活动结束后,八年五班学生吴奕霏兴奋地说:“这次实践让我大开眼界,原来非遗技艺如此有趣,我要把学到的知识分享给更多同学。”学生家长孙红感慨道:“活动很有意义,孩子不仅增长了知识,更近距离体验了非遗文化,希望今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同学们搭建了亲近非遗文化的平台,有效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