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梨树县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把党员教育阵地建设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做好“谋划”“适配”“融合”三篇文章,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基层党校建设。 深耕“三篇文章” 筑牢红色阵地 ——梨树县全力推进乡镇街道基层党校建设记事 |
通讯员 姜国旭
突出政治引领 做好“谋划”文章
理顺机制强组织。全县24个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分别任本地基层党校校长党(工)委副书记、组织委员任基层党校副校长,同时从县委党校中择优选取12名教师兼任各基层党校副校长,帮助基层党校开展教学工作。目前,梨树县24个基层党校已组建完成,并已正常运行。
点面结合强阵地。指导全县各乡镇(街道)党(工)委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各类教育培训阵地建设基层党校。截至目前,24所基层党校中,规模最大的可培训400人,规模最小的可培训40人。打造现场教学点7个,分别为梨树县卢伟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黑土地人才服务中心、八里庙村综合服务生态园、四平市鼎牛牧业有限公司、梨树县胜利乡文化广场、梨树县森农农民专业合作社。
共建共享强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功能整合”原则,将课堂开到田间地头、广场路边、农业生产合作社以及党员干部家中。科学安排“党员进党校”和党员大轮训计划,实现人人能授课、处处是课堂,逐步实现教学的常态化和互动零距离。
突出因地制宜 做好“适配”文章
师资本土化。建立健全县乡两级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按照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的标准,指导全县各党(工)委从基层党组织书记、党务工作者、党员领导干部、优秀教师、实用技术人才、离退休党员干部中择优遴选进入乡镇(街道)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截至目前,乡镇(街道)党员教育培训师资库共有215人,其中基层党组织书记14人、党务工作者9人、党员领导干部97人、优秀教师19人、实用技术人才75人、离退休党员干部1人。
课程定制化。围绕“缺什么、补什么”,创新形式,紧密结合各领域、各类别、各岗位党员实际,有针对性确定党员教育培训课程,确保培训实效。共分五个模块,其中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培训课程26个、党的理论(包括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培训课程59个、党性教育培训课程36个、通识教育培训课程31个、专业化能力提升培训课程82个。
教学方法多样化。综合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模拟式、体验式等多种教学方法,因地制宜打造“泥土气息”浓郁的本土现场教学基地和教学案例,提升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年初至今,乡镇街道党校共培训党员5155人次。
突出学以致用 做好“融合”文章
融合教育优管理。坚持系统思维,深入查找党员培训需求,精准教育、“靶向”培训,坚持边实施、边完善,通过将培训培优、观察考察、知事识人贯穿全过程,实现以党员教育常态化推动党员管理长效化,使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成为常态,切实提高党员教育培训质量。
融合实践增实效。坚持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把课堂搬到项目攻坚、为民办事的现场。针对在职党员,开展“传帮带”、实战化演练、轮岗交流等教育培训活动,在实践实战中言传身教、检验成果;针对无职党员,开展技能培训、设岗定责、志愿服务等实践锻炼活动,全面提高党员履职本领和能力。
融合服务提效能。结合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定期开展学习党章党史、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时交纳党费等规定活动,推动党员参与文明卫生城市创建、文明劝导、民情恳谈等公益服务和基层治理工作,不断增强党员服务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