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4日


检察官做客电台直播间 共筑金融安全“防火墙”

《四平日报》(2025年7月4日) 03版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魏静 通讯员 毕海军)当金融诈骗的阴影悄然笼罩生活,如何为百姓筑牢安全屏障?6月25日,四平市人民检察院的检察官化身电波中的“安全卫士”,走进四平市交通文艺频道直播间,以一场干货满满的主题宣传活动,为千家万户传递金融安全知识,携手共筑坚固的金融安全“防火墙”。

直播伊始,检察官便以一组触目惊心的金融诈骗数据,揭开了提升群众金融风险防范意识的紧迫性,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防范金融风险对个人财产安全、社会经济稳定的重要意义。紧接着,检察官化身“反诈侦探”,围绕非法集资、网络借贷诈骗、金融传销等常见的金融违法犯罪类型,开启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犯罪揭秘之旅”。在讲解非法集资时,检察官重点讲述了一起令人痛心疾首的真实案例:不法分子巧立“养老项目”名目,以“高息回报”为甜蜜陷阱,利用老年群体对安稳晚年的向往,精心编织骗局。无数老人怀揣着养老积蓄投身其中,最终却血本无归,养老梦碎,令人唏嘘不已。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度剖析,检察官将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行骗话术一一拆解,让听众看清骗局本质。

面对层出不穷的金融诈骗手段,检察官还结合多年办案经验,为听众送上了一套实用的“防诈秘籍”。“当诱人的‘高额回报’‘低风险高收益’承诺出现时,一定要保持清醒,记住‘天上不会掉馅饼’,切莫被一时的利益蒙蔽双眼。” 检察官反复强调。同时,他提醒广大听众,个人信息是守护财产安全的重要防线,务必增强保护意识,不随意在不可信渠道透露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关键信息。此外,检察官还分享了查询金融监管部门备案信息等实用方法,帮助听众通过官方渠道辨别金融机构和产品的合法性。

此次电台直播活动,通过电波的力量,将专业的金融法律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安全指南”,为听众送上了一场金融安全知识盛宴。市人民检察院将持续以创新多样的形式开展金融风险防范宣传,不断提升群众的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能力,用检察力量守护百姓的“钱袋子”,为维护金融秩序稳定和社会和谐发展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