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3日


真情服务病患 仁心守护健康
——记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压氧舱科主任袁宏

《四平日报》(2025年7月3日) 01版

全媒体记者 孙莹

从医三十载,他恪守医者誓言,始终秉持“医心向党,术精为民”的信念,胸怀仁爱之心,以手术刀为“武器”,在中枢神经的“方寸之地”,用精湛医术倾心守护患者的生命中枢,挽救了无数脑部及神经重症患者的生命,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默默无闻”的党员担当,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认可与尊重。他就是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高压氧舱科主任袁宏。

全力以赴 不负患者生命相托

1995年,袁宏大学毕业后便投身神经外科领域,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和学科带头人,他秉持严谨自律的作风,追求精益求精,始终怀揣着一颗敬畏之心。神经外科急诊多、重患多,尤其以颅脑外伤和颅内出血患者居多,很多患者都需要紧急手术处理。对袁宏来说,24小时待命、随时手术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工作以来,无论上班还是休息,只要工作需要,他总是随叫随到,毫无怨言。

曾有一位男性患者,因从高处坠落导致头部受伤,入院时陷入深昏迷状态,口鼻及双侧外耳道出血,右眼瞳孔散大,呈现脑疝症状,生命垂危。当时头部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存在急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左侧颅骨骨折、中线结构明显左移,袁宏立即为他进行了右侧开颅硬膜下血肿清除术及去骨瓣减压术。术后,患者骨窗压力升高,左眼瞳孔亦出现散大,此时患者仍处于麻醉未醒状态,无自主呼吸。根据临床经验,袁宏推测患者可能出现了新的并发症,于是他果断决定将患者带至手术室外进行简易头颅CT检查,结果发现患者左侧出现了急性硬膜外血肿,血肿量约110毫升。于是,袁宏再次迅速进行左侧开颅硬膜外血肿清除术,经过及时抢救,该患者手术成功。类似这样的救治案例不胜枚举。“很多时候,医生并不只是在治疗病人,更是在挽救无数个家庭。所以,医生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职业,我也非常喜欢这个职业。”袁宏如是说。

生命至上 带领团队践行使命

从医以来,袁宏始终坚持医者的初心与担当,以“仁心”与“良术”并济,为一个个饱受疾病折磨的患者和家庭带去康复的希望。袁宏总是站在患者的角度,急患者之所急,想患者之所想,为生活困难患者解决实际问题,带领医护人员到患者家中为他们进行延续治疗和护理,带领科室医护团队认真对待每一位患者,不论病情轻重缓急,都给予最专业的诊疗和最贴心的关怀。他深知,医学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情感的传递。因此,袁宏不仅注重提升个人的医疗技能,更注重培养团队的协作精神和人文关怀能力,整个科室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氛围,医护人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为患者的健康而努力。

袁宏时常利用早会时间进行政治理论学习,抓业务的同时抓党建,把为患者解决难题作为常态工作,不断提升科室医护人员的政治素养和服务意识。他坚信,只有将党的方针政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患者,践行医者的使命。袁宏还组织科室人员开展病例讨论和学术交流,鼓励大家分享经验,共同进步,确保每一位患者都能得到最佳的治疗方案。在他的引领下,和全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神经外科现已成长为我市临床重点专科,为无数患者筑起了一道坚实可靠的生命防线。

理想指路 永不停歇的“追梦人”

患者的信任是最大褒奖,也是鼓励袁宏在神经外科领域不断探索的最大动力。在临床工作中,袁宏以“永无满分手术”的敬畏之心钻研医术,在追求技术突破的同时,始终将患者治疗获益置于首位。为了精准治疗,他钻研显微手术技术,镜下缝合树叶、青椒、解剖羊头、鹅头等,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高尚医德,引来许多慕名的患者,进一步扩大了医院的知名度。

袁宏擅长神经外科急重症的抢救治疗,神经系统肿瘤及颅神经疾病的诊治,头面部疼痛的外科治疗,颅内动脉瘤、烟雾病、颈动脉狭窄等脑血管病的血管内介入及显微外科治疗,以及高血压脑出血的神经内镜治疗等。2024年完成了首例自体骨移植,得到很高的赞誉和很好的疗效。袁宏对每一项技术都精益求精,力求将手术风险降到最低,为患者带去最大的治疗效益。在他的努力下,神经外科团队成功救治了许多急重症患者,使患者重获新生,家属们深受感动,纷纷送来锦旗和表扬信。

袁宏的付出也得到医院和社会各界的认可。他被聘为吉林省劳动能力鉴定专家、吉林省司法鉴定专家、吉林省工伤保险鉴定专家、四平市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专家等,曾荣获四平市第七届青年科技奖、四平市优秀学科带头人等称号,获得国家级发明专利两项,获得四平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荣誉。

作为一名神经外科医生,袁宏感受过患者的痛苦、无奈、无助和欣喜,他始终初心不忘,践行救死扶伤的诺言,把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播撒大地,在神经外科岗位上无私奉献诠释职业精神,在救死扶伤的征途上彰显着责任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