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世界里的筑梦人 ——记中共党员、市聋哑学校教务处主任杨丽平 |
全媒体记者 刘爽
当喧嚣的世界被按下静音键,总有一束光穿透寂静,照亮无声的角落。有这样一个人,她用34年时光,在无声的世界里搭建桥梁,让聋哑儿童触摸到生命的温度,她就是中共党员、市聋哑学校教务处主任杨丽平。
在特殊教育的讲台上,一站就是34个年头。对于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孩子,杨丽平就是灯塔,她不仅照亮了他们的人生,更是点燃了他们追求梦想的希望,因为有她,寂然落寞的世界变得五彩斑斓。
由于所面对的是一群特殊学生,孩子们难于沟通、管理,特校的班主任肩负的职责非常大。工作34年来,杨丽平一直奋战在班主任的岗位上,她关心每一位特殊学生的发展,用爱心对待学生的童心,做学生的贴心人。学生不会洗衣服、叠被子、拖地,她就手把手地教,直到学会为止;学生因想家而哭闹,她就陪孩子们做游戏、讲故事,缓解想家情绪;学生年纪小生活不能自理,她就每天教会孩子一样生活技能,让孩子们自如生活。杨丽平所带的每一个班,都会要求自己快速融入孩子们的世界中,与他们同悲同喜,一起进步,一起成长。她的做法赢得了学生的拥戴与尊敬。
加强理论专业学习,帮助孩子自信地迈入社会。杨丽平非常重视专业理论的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力争做“科研型”的教师。她撰写的论文《尊重听障学生学习语文的特殊需要 提高聋校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新课程背景下聋校语文教学设计》《从吉林省四平市教育实践论特殊教育的“抓机遇,破难题”》发表在国家级期刊上。她主持研究的国家级子课题《充分发挥学校文化建设在育人中的重要作用》、国家级教师小课题《不同类型学生因材施教管理策略研究》已经顺利结题。
杨丽平还非常注重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经常深入学生中了解学习情况,抽时间陪学生一起学习,学生有不懂的问题能在第一时间向她请教。班上一名学习吃力的学生,所有人都认为这个孩子学不好,但她偏不相信,在持之以恒地辅导下,这个孩子的成绩从个位数到80多分,并且在今年的听障学生单招考试中,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34年工作中,杨丽平带过的学生有的考入大学完成梦想,有的孩子回归社会自食其力。
“回望走过的路,我离不开这些孩子们,看到他们实现梦想,或者自信地迈入社会,一切付出都值得。”杨丽平说道。
探索教学新路径,促进特教质量不断提升。作为学校教务主任,杨丽平凭借深厚的专业素养和锐意的创新精神,率先在学校推行“走班教学”模式,打破传统特殊教育班级界限,为不同障碍类型、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提供精准化教育支持,成效显著。杨丽平以“走班教学”为支点,撬动了特殊教育质量提升的深层变革,诠释了新时代特教人的使命担当实践证明,只要以科学为炬、以爱心为帆,特殊儿童同样能驶向无限可能的未来。
坚守在特教这个特殊又平凡的岗位上,杨丽平付出辛劳的同时也收获了很多。这些年,她先后获得吉林省学科带头人、吉林省骨干教师、四平市优秀教师、四平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
“让特殊的孩子得到幸福,让他们的家庭得到幸福,就是我的初心和使命。”作为一名特教岗位上的共产党员,她将牢记“特教是我们无悔的选择,教师是我们骄傲的称号,育人是我们神圣的职责”的誓言,全身心投入特教事业,用爱心和汗水培育残障学生,在“三尺讲台”上谱写着新一代“四有”特殊教育教师的奉献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