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7日


今非昔比
程继武

《四平日报》(2025年6月27日) 07版

夜色如墨,霓虹初上。市中最繁华地段的一家大酒店内,觥筹交错,欢声笑语。包间里,昔日求学时相识的陈建和王军两人相对而坐,目光在彼此脸上逡巡,满是感慨。这一次相聚,竟已相隔三十年光阴。

王军如今已是市某局副处级干部,此刻他望着陈建,眼中泛起激动的泪花。而更让两人心潮澎湃的是,眼前这座富丽堂皇的大酒店,竟曾是他们当年寄宿时光的大车店。

陈建在王军的提醒下,缓缓环顾四周,往事如潮水般涌来。他感慨道:“真是今非昔比啊,国家发展得太快了。想当年,我们为前途拼搏,那生活条件,别提有多艰苦了。如今咱们都成了国家干部,可不能忘了过去啊。”

王军重重地点头,声音略带哽咽:“是啊!我本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能有今天,一是国家的培养,二就是多亏了你老兄的帮助啊!”

陈建的思绪飘回到了三十年前。那时,他家住在城市郊区,离学校足有二十几里路。尤其是临近高考的那一年,来回奔波实在耗费精力,可家里又拿不出多余的钱住旅店,学校也没有宿舍。就在他走投无路之际,一个朋友向他推荐了学校附近的大车店。朋友的父亲和大车店店长是同学,打过招呼后,陈建便住进了这个陌生的地方。

大车店是接待乡下人赶大车进城拉货的人马停留住宿的场所。院子挺宽敞,面积足有半个足球场那么大。院子里,一排排一米四五高的石头槽子整齐排列,槽子上方的横杆用来拴马。每当有大车进院,就会被安排在大门右侧,卸鞍后的马匹则被牵到左侧的石槽旁。车老板子熟练地将草料、粮食、豆饼等马料拌好,疲惫了一天的马儿便安静地站在石槽前,一口一口地嚼着草料。石槽间隔处有装水的地方,马儿渴了就去饮水,时不时还会欢快地打响鼻儿。那一排排悠闲进食的马匹,在傍晚的余晖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店里是一间二十多米长的大长筒屋子,两侧都是炕,地上每隔四五米就放着一个小缸,用来装马料。陈建住在靠大门一侧的西山墙处,几块红砖搭成课桌,一个被褥卷,一个脸盆、牙具,再加上书包,便是他全部的家当。大车店里只有两盏昏黄的白炽灯,光线根本照不到他学习的角落,他只能每天点着煤油灯读书。

那些车老板子料理完马匹后,倒头就睡,不洗脚也不刷牙,陈建渐渐也习以为常。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特别的车老板。这人不仅不洗脚、不刷牙,还偏偏喜欢睡在离陈建学习很近的地方。半夜里,不知他吃了什么,一个接一个的响屁,像麻雷子一样,震得陈建从睡梦中惊醒。每隔二十分钟,便来这么一声,好不容易消停了,又鼾声如雷,最可怕的是还喜欢咬牙,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令人毛骨悚然。

陈建实在无法忍受,白天便询问车老板,还要住几天,却遭到对方的呵斥:“这关你屁事!”他无奈之下找到店长,店长考虑到和朋友的关系,便与车老板商量,将其安排到了食堂后面的小屋。

车老板得知陈建和店长有关系,态度大变,主动和陈建搭讪。他看出陈建是个学习用功的孩子,便想让儿子和陈建交朋友,却被陈建拒绝了。让陈建没想到的是,不久后,有个叫王军的学生来了。原来,这位令人讨厌的车老板,竟是王军的父亲。

车老板得知儿子和陈建是好朋友,喜出望外,当场用快刀在马脑门上割下马毛送给陈建。陈建知道,这马毛在车老板心中十分珍贵,常用来做毽子,踢毽子可是一项很好的全身运动。王军也有些不好意思,从兜里掏出三枚古铜钱送给陈建,还热情邀请他和自己一起在大车店学习。

此后的日子里,陈建没少帮助王军学习功课,两人常常一起学到深夜。谁能想到,这个原本只为车老板住宿的大车店,竟走出了两位优秀的大学生,后来都有出息了。

此刻,望着眼前明亮奢华的酒店,回想当年昏暗简陋的大车店,陈建和王军再次斟满酒杯。两人对视一眼,眼中尽是岁月的沧桑与重逢的喜悦,随后仰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这一杯酒,敬过去的艰苦岁月,敬如今的美好生活,更敬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与永不磨灭的奋斗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