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社区”书写基层治理“大文章” ——伊通满族自治县永盛街道福宁社区党支部基层治理工作记事 |
全媒体记者 邢天笑
伊通满族自治县永盛街道福宁社区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准确把握群众的需求和关切,精准制定和实施服务群众的措施,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积极探索城市基层治理新模式、新路径,通过整合各方资源,构建以服务型党组织为引领、五大服务平台为支撑、辖区“N”个单位参与的“1+5+N”服务体系,推动社区党建和社区治理有机衔接、良性互动、融合发力。
福宁社区辖区内小区多为“老旧小”,但辖区内餐饮、商业、教育、医疗资源丰富,是典型的商业型社区。为进一步满足不同职业、不同人群的各类生活需求,社区通过优化服务阵地,创新社会参与多方共治机制,打造了以医疗健康为主题的“医养型”社区,将服务从“基本保障”提升到“品质享受”,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高效的公共服务,推动社区治理走深走实。
坚持一个引领,激活红色矩阵。社区党支部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优化设置小区(网格)党组织20个,配备楼栋党小组组长23名、党员中心户30名,构建起“社区党支部-小区(网格)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组织架构,建强社区红色堡垒,点亮治理服务坐标。设立11个党员示范岗,组建5支志愿者服务队,将62名在册党员纳入服务网络,汇聚社区红色力量,形成全域覆盖的红色服务矩阵。同时,依托小区、网格、商圈“红心议事会”,实施“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机制,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小区治理决策过程中,及时解决邻里纠纷、商圈服务、环境整治、维修养护等问题。
搭建五个平台,托起民生温度。为持续践行为民服务理念,切实为居民办实事、办好事,该社区党支部以“群众需要”为工作出发点,以“小切口、微服务”为目标,搭建“医生相伴”健康服务平台、“快乐相随”曲艺舞蹈平台、“志愿服务”爱心助老平台、“就业增收”巧手编制平台和“休闲娱乐”运动健康平台,五大平台涵盖医疗健康、文体活动、就业创业等与居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服务项目,形成“对接需求-精准服务-效能反馈”的工作闭环,以精细化服务让居民生活更有温度。
加强N方联动,延伸服务半径。积极推行“社区+部门+项目”方式,与29家单位签订共建协议,在组织共建、活动共办、阵地共用、资源共享、治理共抓五方面形成共识,开展党建联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活动,将辖区56家商铺纳入积分兑换名单,居民群众、志愿者可根据参加志愿服务积累的积分前往商铺兑换积分,享受店铺优惠,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达到互惠互利的效果。
福宁社区党支部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实现大门常开、阵地常用、活动常办、服务常在、群众常来,满足全龄居民生活需求,社区党支部成为凝聚党员、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通过完善体制机制、畅通居民参与渠道,推动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把基层治理资源要素聚合起来、各方力量动员起来,唱好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群英会”。通过优化服务、引进专业社会组织,有效化解辖区群众就医难、就业难等问题,实现便民服务功能由“量”的增长向“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