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


筑牢民生之基 绘就幸福画卷
市人社部门多措并举确保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

《四平日报》(2025年6月19日) 01版

全媒体记者 孙莹 通讯员 宋大鹏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坚持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为牵引,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稳就业保就业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盯目标任务、重点群体、重点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切实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效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打出一系列稳经济保就业的组合拳,持续推动全市就业形势稳中向好。截至5月末,全市城镇新增就业7632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8万人,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1136人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98万元。

聚焦经营主体 强化企业用工保障

全市各级人社部门积极发挥就业工作牵头抓总作用,有效掌握全市188户规模以上企业用工需求变化问题,不断强化企业用工形势研判和预警机制,采取精准调控、强化督导、统筹分类等方式方法,详细绘就企业用工监测“动态图”;定期上门走访服务企业,全面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长远规划,及时掌握企业要素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诉求,帮助企业精准把握人社政策要义,引导企业全面享受人社惠企政策,全力当好企业用工招聘“服务员”、惠企政策“宣传员”、劳动关系“协调员”和企业发展“联络员”;多形式加大就业扶持政策宣传力度,充分发挥“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功能与作用,全方位开展就业服务创新提升工程,多渠道引导企业入驻,全年不间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人力资源服务。目前,全市平台企业注册量2万家,推送岗位8000个(次)。同时,结合企业用工实际,为求职者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政策咨询等服务,将群众感知度高、获得感强、影响力广的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到位,确保人社惠企政策落实落地、企业政策红利应享尽享。截至5月末,通过求职登记纳入四平市劳动者信息库共2408人,达成就业意向2000余人。

聚焦重点群体 强化就业兜底保障

紧盯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按照“重点关注、重点推荐、重点服务”工作思路,从“供给端”和“需求端”齐发力,建立多渠道灵活就业机制,积极实施以岗位援助、服务援助和政策援助为抓手的各类困难群体专项就业帮扶行动。对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提供“一人一档”“一人一策”精细化服务。用好外出务工和就近就业两条渠道,持续推进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增收。“春风行动”全年不打烊,持续为农民工求职牵线、为企业用工搭桥,加强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协作不断扩容升级,越来越多的群众“有活干、有钱赚”,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特色、行业特征、技能特点的劳务品牌,手持“就业名片”的乡亲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今年以来,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5.08万人。积极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相关活动,为其提供政策宣传、就业指导、职业推荐等“一站式、打包办”服务,并不断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扎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活动周、返乡入乡创业基地建设等系列工作。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完成返乡创业68750人次,新增创业3051人次,实有创业带动就业人数78732人次,新增创业带动就业人员3790人次。

聚焦供需对接 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着眼企业发展和民生保障需求,始终把推进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作为重要抓手,有效提升公共就业服务均等化、多样化、专业化、智慧化水平。健全完善覆盖全民、贯穿全程、辐射全域和便捷高效的全方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推动劳动者实现更高质量、更加充分的就业。积极推进四平市就业供求信息“网格微直通”工作,建立市级服务平台直达网格的宣传新渠道,将市就业局微信服务号部署进入铁西区、铁东区社区的2000余个基层网格群内,市区内20余万户家庭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微信查看到市人力资源市场推送的公共就业服务信息,通过微信就可享受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持续加大市域范围内零工市场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力度,为灵活就业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岗位推荐、劳动维权等全方位就业服务,打破企业和求职者之间的信息壁垒,有效化解企业招工难等问题。目前,全市已建规范性零工市场5个,日均求职规模百余人次。

聚焦民生根本 强化就业政策帮扶

把职业技能培训作为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坚持按需施教,围绕主导产业、乡村振兴、社会需求抓培训,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强化“培训赋能”稳定社会就业岗位的同时,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不断推动各职业新业态培训方向更明、路径更宽、动能更强、基础更实、质量更好。截至5月末,全市完成重点群体职业技能培训1136人次。充分发挥贷款融资支撑作用。通过加大政策宣传、提高贷款额度、扩大受益群体、降低贷款门槛、优化经办流程、缩短放贷周期等措施,以实际举措为中小微企业和各类创业群体解决融资难题。今年以来,全市共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98万元,实现了创业贷款发放稳中有升,有力助推了全市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做好高校毕业生留吉留平工作,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解答高校毕业生申报政策过程中遇到的难点疑点问题,推动符合政策申领条件的高校毕业生对系列优惠政策应享尽享。目前,全市累计申报高校毕业生系列优惠政策436人,实际发放补贴资金400余万元。

全市各级人社部门将大力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全面落实稳就业保就业政策,以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为目标,持续强化就业形势监测和分析研判力度,加快释放减负稳岗政策红利,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全力支持经营主体发展,持续推动就业工作“保存量、扩容量、做增量、提质量”,不断构建经济增长与就业促进的良性互动机制,确保全市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