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3日


重养自己
管笛琴

《四平日报》(2025年6月13日) 07版

退休后的日子像被按了慢放键,起初我还享受着不必早起赶通勤、无需应对工作压力的闲适、不再为哪个学生的成绩上不去而焦虑……可日子久了,生活渐渐陷入浑浑噩噩的怪圈:白天不愿意梳洗打扮出门,窝在沙发上守着电视消磨时光,晚上抱着手机刷到深夜,曾经的爱好与憧憬,都在琐碎中被搁置。直到听闻老同事曹老师的故事,我才惊觉,原来退休不是人生的休止符,而是重养自己的新起点。

曹老师退休前是中学语文教师,和我一样每天按部就班地给学生上课,批改作业。退休后,随孩子去了天津,我以为他会像大多数人一样,过上含饴弄孙、悠闲养老的生活。直到前几天他回库尔勒见到他,才知道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备战司法考试。他说他每天泡在书房里,对着枯燥的法律条文逐字研读。清晨五点,当城市还在沉睡,他已开始背诵法律概念;深夜,台灯下仍是他做笔记、整理案例的身影。家里人笑他“瞎折腾”,他却笑着说:“退休后才发现,心里一直藏着个律师梦。以前为了家庭和工作奔波,现在终于有时间为自己活一次。”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的努力,他顺利通过考试,如今在一家律所做着与法律相关的咨询工作,整个人容光焕发,仿佛年轻了十岁。

在朋友圈,我也看到同事朋友“重养自己”的鲜活案例。孙老师退休后从零开始学习摄影,背着相机走遍祖国大好河山,用镜头记录下绝美的风景,有时他还用自己拍的图片在早晨发朋友圈问早安,他的作品还在各类摄影展中获奖;唐老师重拾年轻时被迫放弃的写作爱好,在朋友圈经常看到她的作品发表在全国各地报纸杂志上;还有胡老师,她在学习朗诵,她声情并茂的朗诵常常吸引我,在她朋友圈驻足倾听,不愿离去……大家都像学生时代一样汲取知识,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用行动证明,年龄从来不是束缚,只要心怀热爱,任何时候都能开启崭新的人生篇章。

反观自己,退休后的消沉让我错过了太多美好。自己买的陶笛在书架上落满灰尘,曾想深入学习烹饪技巧,如今做的饭孩子们不是说咸了就是淡了,渴望考驾照,都被我以“年纪大了学不会”为借口抛诸脑后……

曹老师和同事、朋友们的故事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迷茫的心。我决定迈出改变的第一步——拜师学吹陶笛。

第一次拿起陶笛时,手在微微颤抖,嘴巴不听使唤,吹出来的声音把老师吓得往后退。可随着课程推进,在老师的指导下,我慢慢掌握了手指的技巧,简单的儿歌都能吹下来,每吹一遍,内心都充满成就感。我还拜师学习太极拳,每天整个城市还在沉睡中,我迈着轻盈的脚步,感受着迎面而来的清风,呼吸着新鲜空气,去习练太极拳。

“重养自己”的过程,就像是一场与自我的深度对话。它无关年龄,无关外界的眼光,而是一场纯粹的自我探索与成长。退休后的时光,本就该是为自己而活,去填补人生的遗憾,去追寻内心的热爱,在不断学习与尝试中,重新滋养那个被生活磨平棱角的自己。我终于明白,人生的精彩从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褪色,只要愿意迈出那一步,每个阶段都能绽放出独特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