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6日


激活治理新动能 提升居民幸福感
——铁东区北市场街道高质量推动小区自治工作记事

《四平日报》(2025年6月6日) 05版

通讯员 东宣

为深入贯彻落实铁东区2025年物业管理专项整治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全面提升辖区住宅小区治理水平,切实解决居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铁东区北市场街道立足辖区实际,系统谋划、精准发力,创新推出“六步工作法”,高质量推动小区自治工作走深走实,着力构建环境整洁、秩序井然、管理有序、居民满意的宜居家园。

全面摸排 精准把脉明方向

坚持将“底数清、情况明”作为基础性、先导性工作来抓。组织力量对辖区内住宅小区,特别是存在物业服务缺失或薄弱的“社区代管小区”开展全方位摸排。在统计小区数量、楼栋分布、居民构成等信息的基础上,分析评估每个小区的现实状况,精准区分哪些小区具备市场化条件,适宜引进专业化物业服务企业;哪些小区基于其规模、历史、居民意愿等因素,更适合探索实施业主自治模式。为后续分类施策、精准推进奠定数据基础,确保自治工作的方向性与针对性。

小区自治 精细分工抓落实

在自治组织依法成立并规范运行的基础上,北市场街道着力引导各自治小区建立清晰、高效的内部运行机制。对通过停车费、公共收益、业主自筹等渠道收起来的各项费用,由专人负责管理,建立清晰的账目,所有收支情况定期、规范、透明进行公示,接受全体业主的监督。对于小区内的日常事务,由自治组织牵头,充分发动业主力量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解决。对于自治组织依靠自身力量确实难以解决的复杂问题,整理汇总后及时上报到街道办事处或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研究解决,形成“小区自治为主、上级支持为辅”的良性互动格局。

因区施策 分类指导定模式

在推动自治过程中,坚持根据各小区的规模、结构、居民需求、资源条件等显著差异,制定差异化的自治管理模式。在金桥社区的一个楼栋密集、居民众多、车流量大、管理难度高的小区,重点推行“全封闭式管理”模式,引入车辆道闸系统,实现对进出车辆的有效管控。在楼栋数量较少、居民相对集中、日常车流量不大的老旧小区,采用更为灵活、成本可控的“半封闭式管理”模式,在保障基本安全需求的同时,更契合老旧小区居民的出入习惯和成本承受能力,体现了精细化治理的思维。

完善手续 规范运行有保障

严格按照物业管理条例及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强化对物管会、业委会组建和运行的指导监督。对于任期届满的物管会或业委会,必须依法依规、及时高效地完成换届选举工作,确保组织机构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换届过程程序规范、公开透明,充分保障业主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街道提供政策咨询和流程指导,协助新老班子做好工作交接、资料归档、备案登记等关键环节,确保权力平稳过渡,工作无缝衔接。

人员培养 选育骨干强根基

针对摸排中确定适合推行自治模式的小区,街道将培育一支有担当、懂管理、肯奉献的居民自治队伍视为关键环节。从政治素质过硬、纪律性强、富有责任感的退伍军人党员,以及群众基础好、热心公益、经验丰富的退休党员干部中选择居民代表,作为小区自治的后备力量和中坚骨干。着力提升新组建的物业管理委员会和业主委员会成员的综合履职能力,确保自治组织“建得起、立得住、能运转”。

有序推进 久久为功求长效

推动小区有效自治并非一日之功,是一项需要整体谋划、分步实施、持续发力的系统工程。年初,街道结合区级部署和街道实际,设定明确的年度自治工作目标,实行“月月有跟进”的工作机制。定期分析进展、研判问题、总结经验。在推进过程中,密切跟踪自治效果和居民反馈,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策略、完善制度、优化流程,稳步提升整个街道社区的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

北市场街道始终坚持以铁东区政府“1355”工作总思路为指引,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强化对小区自治工作的政治引领和组织保障,努力打造环境整洁优美、设施完善便利、管理规范有序、邻里和谐融洽、安全宜居舒适的幸福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