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5日


创新沃土育英才 科技筑梦向未来
——市第十七中学校打造科创特色教育纪实

《四平日报》(2025年5月15日) 03版
市第十七中学校3名学生代表吉林省参加北斗定位闯关国赛。
市第十七中学校段成勇老师带领3名学生代表吉林省参加北斗定位闯关国赛现场。

全媒体记者 高鸿

在知识的浩瀚星空中,科技之光正熠熠生辉。市第十七中学校以其独具特色的创客空间,引领着莘莘学子踏上科技探索的奇妙征程,用创新与实践书写着“科技育人,成就梦想”的壮丽篇章。

厚积薄发 科创之芽茁壮成长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市第十七中学校“创客空间”的前身是科技创新兴趣小组。历经岁月的沉淀,一届届学生在小组实践活动中自主学习,积极思考。近年来,学校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因材施教,组建科学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样的科学教育实践活动,让校内成为科学教育的坚实主阵地。同时,整合各方资源,把科学教育社会大课堂灵活运用起来,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2017年4月,学校“创客空间”正式挂牌成立,同年5月,“全国青少年科普创新教育基地”、四平市中小学唯一一家“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考点”分别在该校落成,为学校科技教育注入强大动力。学生段苏格感慨道:“从最初对科技的懵懂好奇,到如今能在各类赛事中崭露头角,这一路离不开学校长久以来的悉心培育,为我打开了科技世界的大门。”

多元社团 绽放科创绚丽之花

“创客空间”成立后,学校相继组建多个特色社团,成功跻身全国学生科普教育基地之列。机器人等级考试社团、超市购物机器人社团、3D打印创意设计社团、物联网创意设计社团、Scratch图形编程设计社团,如繁星闪耀。在3D打印创意设计社团,学生们利用课后延时与业余时间训练,培养3D立体形象思维与自主创新能力,将创意梦想通过3D打印变为现实,还在省级和国家级比赛中不断历练。学生王子谦兴奋地说:“当看到自己设计的军事模型作品通过3D打印成型,那种成就感难以言表,我对国家军事武器的了解也更深了,爱国之情也油然而生。”

无人机兴趣社团同样精彩,学生们通过操作、组装无人机,学习电子学、机械工程等实用技能,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与团队合作精神。学生郭昊识表示:“参加无人机社团,不仅锻炼了我的动手能力,还让我对国防科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将来,我也想为国防事业贡献力量。”同时,学校还开设了C++语言编程社团,为学生参加国家五大学科奥林匹克大赛创造条件,为助力学生高考选校、择专业提供广阔空间。物联网社团让学生早早接触物联网,把握科技发展方向。丰富多元的社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科技实践平台。

荣誉加身 彰显科创教育实力

多年来,市第十七中学校“创客空间”成绩斐然。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校”“中国家庭教育指导实践基地”“全国德育科研工作先进实验学校”等众多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在各类比赛中,学校师生屡获佳绩。

在“2018年度吉林省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和“第16届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等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学生朱帅铭、刘显龙在机器人超市购物主题活动中,以1分03秒的成绩赛出全国最快、分数最高的好成绩。在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中,3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500强。

2021年,“创客空间”被认定为“小平科技创新实验室”,2022年成为吉林省科普助力“双减”试点学校。2024年,在吉林省中小学人工智能综合实践活动、“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吉林赛区等比赛中,学校师生再次斩获多个奖项。这些荣誉见证了学校在科技教育道路上的坚实步伐。

创新引领 续写科创教育新篇章

2023年,市总工会、市教育工会成立“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联盟”,以学校“创客空间”为依托的“金艳东劳模创新工作室”成为其中一员,旨在搭建多元化、跨区域、非营利性的专业技术联合体,为各创新工作室间的互助合作及成果共享提供优质载体与平台。工作室开展学生科普创新知识普及专题活动,开设课后托管科普创新课程。该校还将持续求实探索,拓展创客空间,引入更多前沿科技课程,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科技教育资源。在创新引领下,学校将培养出更多创新人才,在科技教育领域续写辉煌。

学校党总支书记金艳东表示,将进一步发挥创新工作室的集聚、辐射和引领作用,激励全体师生创新创造、素质提升,努力实现高超技艺和创新资源的互通共享,推进创新成果快速转化,助力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

乘势而上启新程,砥砺奋进书华章。市第十七中学校“创客空间”在科创特色教育的画卷上正描绘着绚丽多姿的篇章,为学生的梦想插上科技的翅膀,向未来展翅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