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碧水润民心 全媒体记者 崔圣驰 |
走进梨树县招苏台河绿水长廊项目建设现场,沿河两岸呈现一派繁忙的施工景象。与前几年相比,现在这里的水更清了,鱼也更多了。
招苏台河系辽河左岸一级支流,四平市境内河长123公里,流域面积1839平方公里,是四平市境内仅次于东辽河的第二大河。此前,受生态空间萎缩、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农村污染等因素影响,招苏台河水源涵养和河流净化能力下降,河流断流问题凸显,水环境质量持续恶化。2016年、2017年,招苏台河国控断面年均水质为劣V类,氨氮分别超标1.3倍和1.6倍。
为了彻底“根治”招苏台河问题,我市严格落实《吉林省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综合规划》,科学谋划编制实施招苏台河流域控制单元水污染防治方案。2016年以来,累计投资近25亿元,全面推进招苏台河流域治理。
精准治污,擦亮底色。强化河湖岸线清理,常态化开展清河专项行动,设立县、乡、村三级河长308名,河道保洁员450人,2018年以来,累计清理河道垃圾10万立方米,清除河道内高棵作物40公顷;强化农业面源污染管控,积极开展农药减量行动,农药使用量由2018年的1810吨降至2024年的1381吨;强化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建设22座垃圾转运站,转运能力达到800吨,覆盖21个乡镇304个行政村;强化畜禽粪污收运处理,建设畜禽粪污堆沤场点1440个、粪污收集点721个、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73个、区域粪污处理中心7个;强化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2017年以来,在13个乡镇建设污水处理站,新建配套管网40.3公里,新建污水管网67.8公里,新建雨水管网93.85公里,改造雨污合流管网11.05公里、老旧管网10.39公里。
科学治污,点亮秀色。加强湿地保护建设,2019年,实施梨树县辽河流域招苏台河河道治理及湿地项目,整治河道2公里,建设湿地总面积20公顷,种植菖蒲、睡莲等水生植物30余万株;加强河(湖)缓冲带及涵养林建设,全面完成辽河流域土地流转工作,共流转耕地总面积5010公顷,栽植苗木2800万株,河边插柳835万株,建成招苏台河水源涵养林408公顷,栽植苗木90万株;实施中水回用,建成规模10000立方米/日的梨树县中水回用工程,新建中水管线8.6公里。
依法治污,提升成色。2016年以来,持续强化招苏台河流域环境执法监管,立案查处涉水企业违法案件9件,罚款159.377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19人,刑事案件移交1件。禁养区内35家规模养殖场予以关闭,关停、拆除142家矿山企业,并对矿山进行复绿,复绿160处,总面积达202.8公顷。
我市坚持污染减排、生态扩容“两手发力”,统筹推进辽河流域多方位、立体式治理,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2019年消除劣Ⅴ类水体;2020年消除Ⅴ类水体;“十四五”期间,招苏台河上三台水库和六家子国控断面水质分别达到Ⅱ、Ⅲ类,生态基流保障率达到90%以上。如今的招苏台河,林水相依、景色如织、水鸟欢唱、鱼翔浅底,焕发出无限生机。沿河而建的南湖公园和西湖生态广场,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首选之地,百姓的幸福感、满意度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