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业何须涉远道 英城风华正青春 唐亚江 |
近日,由市委统战部主办的四平市统一战线“创业奋斗‘就’在四平”宣讲报告会在吉林师范大学举行。市委统战部统筹市工商联、市新阶联,动员105家会员企业,为全市广大学子及人才倾心提供就业岗位,其中优质岗位多达680个。吉林师范大学、吉林工程职业学院、四平职业大学、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等院校的1000余名师生踊跃参与此次活动。
我市以一场高规格、接地气的宣讲报告会,强力释放出“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鲜明信号。这不仅仅是城市与人才之间热切的“双向奔赴”,更是对新时代区域发展逻辑的生动诠释。
这场宣讲报告会意义深远,其关键在于构建“城市—高校—企业”三位一体的发展生态,致力于推动人才链、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助力青年与城市携手共进,打造共生共赢的新型城市格局。
我市始终坚定不移地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精心打造“情系英城”人才品牌,全力培育人才成长的沃土。创新性地开创“13556模式”:成立市县同步的“一个专班”,明确目标清单、任务清单、政策清单“三个清单”,扎实落实统筹指导、调度推进、政策执行、氛围营造、督导考核“五项机制”,充分运用强宣传、增岗位、办活动、建平台、优服务“五项措施”,积极探索创业联盟、百人电商、定制孵化、数字就业、青年公寓、流动驿站“六个创新”路径,不遗余力地吸引高校毕业生来四平、留四平就业创业。秉持求贤若渴的态度引才聚才,凭借夯基垒台的举措育才强才,依靠筑巢引凤的良策爱才留才,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
站在全面振兴的崭新起点,我市以“创业奋斗‘就’在四平”的开放胸怀,让历史底蕴与时代机遇同频共振,精心筑牢人才扎根的“精神坐标”;以政策的温度与生态的厚度双轮驱动,全力打造人才成长的“全周期服务”体系;通过校地融合与产才联动的创新模式破题,充分激活城市发展的“内生动力”,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奋力描绘城市蓬勃发展、人才勇攀高峰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