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不“流失” 管理提质效 双辽市做实做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本报讯(通讯员 常馨月)双辽市立足实际,突出“动态管理、服务保障、教育培训”三个环节,做实做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有效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活动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的难题,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失”,不断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强化动态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精准化。以村、社区党组织为基础,发动各方力量,通过入户上门核查、亲朋好友访查、比对基础材料等方式,集中开展“拉网式”排查,动态掌握流动党员底数。目前双辽市2.2万名党员中,有流动党员179人。建立健全台账,按照“支部有表、党委有册、市委有库”的标准,建立流动党员信息库,全部录入《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流动党员管理子系统,做到动态统筹管理,底数清、情况明、数据新、资料实。
加强服务保障,推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规范化。强化双向管理,党委指定专人负责定期联系流动党员,及时了解流动党员思想、就业和生活等情况,在破解流动党员学习教育落实难的同时,也把党组织的关怀和温暖送到他们的心坎上。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地区建立域外流动党员党支部,囊括农民工流动党员10名,任命政治素质好、思想认识高的企业经理担任支部书记,切实提升流动党员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搭建流动课堂,实现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实效化。按照组织关系一方隶属、参加多重组织生活等方式,积极引导流动党员在外出期间参加流入地党组织开展的组织生活。引导流动党员经常性浏览共产党员网等党建网站,关注“双辽党建”微信公众号,依托微信群打造“学习小课堂”,不定时推送各类必学篇目、专题党课、视频讲座等学习材料1500余次,通过采取“线上集中学”和“线下去送学”等方式,让流动党员“不漏学”“不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