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孙涵

《四平日报》(2025年4月8日) 07版

作为东北黑土地核心区,四平市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 “把粮食安全扛在肩上”的嘱托,以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为核心战略,走出了一条黑土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新路径,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了“四平方案”。为继续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四平市需进一步优化政策举措,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

发展现代化大农业,完善支持制度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四平市作为农业大市的政治责任。四平市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强农惠农富农支持制度。未来要继续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和装备,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效率。加强农业人才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做活“农头工尾”文章

四平市应积极发展生态养殖,加强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做足做活“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文章。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满足群众日益多样化的食物需求。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培育农产品品牌,提升四平本地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同时通过延长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繁荣

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共同繁荣是当前也是四平发展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统筹谋划城乡的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公共服务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各方面协调推进,形成兴业、强县、富民的一体化发展格局。

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任务。要着力改善农村的交通条件,让农民出行更加便捷;加强农村水电供应,保障农民生活需求;提升农村通信水平,让农民也能享受到信息时代的便利。

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也至关重要。要提高农村教育水平,让农民子女也能接受到优质教育;加强农村医疗设施建设,让农民看病不再难;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

此外还要促进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为农民提供更多增收渠道。通过推动人才、资金、技术等要素向农村流动,激发农村发展活力,让农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和美乡村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建设和美乡村,是当前的重要任务。为了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必须建立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对脱贫户进行持续跟踪和帮扶,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困难,确保他们能够稳定脱贫,逐步走向富裕。

加强和创新基层治理是关键。要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推动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让乡村更加和谐有序。这需要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带动乡村群众共同参与治理。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也不容忽视,要提高文明乡风建设水平,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正能量,营造文明、和谐、向上的乡村氛围。此外还要打造平安法治乡村和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通过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让农民群众享受到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同时,加强法治建设,维护乡村社会稳定,让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站在新起点,四平市正以“两个排头兵”的担当,奋力打造黑土地保护与现代农业协同发展的国家级样板。这片孕育着希望的黑土地,正在用沉甸甸的丰收答卷诠释“中国饭碗”的厚重分量,以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生动实践谱写乡村振兴的时代华章。

(作者单位系中共四平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