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深耕黑土“金融田” 润泽实体“专精苗”
——中国工商银行四平分行中央西路支行赋能小微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平日报》(2025年3月31日) 03版

全媒体记者 高鸿 通讯员 陈丽娟

中国工商银行四平分行中央西路支行紧扣“十四五”规划战略部署,以“工于至诚,行以致远”的使命担当,立足四平黑土地,通过创新融资工具、优化服务模式,护航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用金融活水浇灌实体经济之花,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源源注入强劲动能。

党建引领 精准滴灌解企忧

为了真正了解专精特新企业的金融需求,支行班子成员带头践行“一线工作法”,组建由党员业务骨干组成的金融调研服务队,深入当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基地等重点企业开展“百企走访”专项行动,了解企业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到市场销售的每一个环节,剖析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资金难题。在调研中发现,许多专精特新企业专注于技术创新,前期研发投入巨大,资金回笼周期长,在扩大生产规模、购置先进设备时急需大量资金,造成融资之路困难重重。一些传统制造业企业在进行智能化改造、数字化升级时,也因资金短缺而发展缓慢。针对这些问题,该支行精准施策,制定了一系列符合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方案,通过有针对性的特色产品破解了困扰企业的资金难题。

数字赋能 智慧金融破困境

针对专精特新企业轻资产、重技术的特点,工商银行吉林省分行创新推出“专精特新贷”产品,打破了传统的抵押担保模式,以企业的创新能力、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等作为核心评估指标,给予企业纯信用贷款支持。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00万元,贷款期限灵活,能满足企业从短期资金周转的资金需求。四平市某热工有限公司专注于换热器某部件的材料研发,在行业内已取得多项技术突破,但因研发投入大,资金一度紧张,新生产线建设计划受阻。该支行得知后,迅速启动“专精特新贷”审批流程,在短短一周内就为企业发放了贷款500万元。这笔资金到位后,帮助企业顺利建成新生产线,产品迅速占领市场。企业负责人兴奋地说:“你们工商银行的支持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能够心无旁骛地搞研发、谋发展。”

为助力传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还推出“制造e贷”产品,重点支持制造类企业日常经营支出等。通过大数据获取企业税务、结算等多种信息给予的信用额度,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缓解资金压力。吉林省某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是一家新成长起来的制造企业,曾洽谈多个合作项目,但苦于采购原材料缺少资金。该支行了解情况后,为其提供了信贷融资,帮助企业顺利采购原材料,满足了企业生产制造的需求。

优化服务 银企共融快发展

“深耕黑土洒真情 厚植金融诚为民”。在服务流程中,支行开启绿色服务通道,对于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企业的贷款申请,实行“优先受理、优先审批、优先放款”。设立专门的普惠金融服务团队,从贷款咨询、申请材料准备到审批放款,全程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贴心服务。

借助科技手段,优化贷款审批流程。通过大数据分析,整合企业的纳税信息、信用记录、经营流水等多维度数据,构建科学的风险评估模型,实现快速审批。以往企业贷款审批可能需要数周时间,在优化流程后,最快2个工作日即可完成,显著提升了融资效率。同时,该支行还为企业提供财务管理、结算服务拓展、市场分析等全方位的增值服务,帮助企业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现在贷款审批就像网购一样便捷。”吉林省某汽车零部件公司财务总监在体验智能审批系统后赞叹不已。该支行在服务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的道路上,将不断创新金融产品,进一步探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供应链金融等新模式,满足企业多元化融资需求,并持续拓展,服务范围覆盖更多的制造业细分领域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专精特新企业,推动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

工行四平中央西路支行将继续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着力构建“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生态环境,推动制造业和专精特新企业不断迈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小巨人,助力吉林老工业基地在振兴路上跑出加速度,绘就新时代黑土地上金融赋能实体经济走向繁荣发展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