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专业知识技能 探索创新实践路径 儿童福利工作省级示范性项目培训活动在我市举行 |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孙莹)为深入夯实基层儿童关爱保护服务体系根基,全方位提升乡镇(街道)儿童督导员与村(社区)儿童主任的社会工作服务水平,深度探索“社工+儿童主任”精准关爱服务模式的创新实践路径,3月25日至26日,儿童福利工作省级示范性项目培训活动分别在铁东区和铁西区举行。
面对新时代儿童福利工作面临形势任务的变化,我省持续探索推进“专业社工+儿童主任”精准关爱工作模式,提出“理念引领、体系赋能、精准关爱”总体思路,就是以社会工作服务的理念引领新时代儿童福利工作,以社会工作服务的方式方法来落实关爱保护措施,在离儿童最近的地方培育关爱保护力量,健全和完善基层关爱服务体系,实施精准关爱服务。
市民政局相关领导表示,本次培训将通过社工机构围绕儿童福利相关政策和关爱服务技能授课辅导,助力大家精准把握政策方向、创新服务方法、提升风险应对能力。希望大家以学促行,将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织密关爱网络,用行动诠释“幼有所育、弱有所扶”的担当,让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到政策的温度、服务的专业。
培训中,桦甸市金诚社会工作者服务中心理事长朱伟民和总干事王星昌分别作“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实务”和“儿童福利工作政策与实践概述”专题培训。他们围绕儿童工作开展的“五环节”体系展开深度阐述,从儿童福利政策法规的历史沿革,到现行政策的细致解读,不仅涵盖宏观政策导向,还结合大量地方实践案例,将抽象政策具象化,让参训人员清晰把握政策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要点,为深入理解儿童福利领域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引。同时,就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答疑,鼓励大家积极交流心得,共同探索更加高效、人性化的服务路径。参训人员纷纷表示,培训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既提升了理论水平,又增强了实操能力,对今后开展工作大有裨益,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带回各自的工作岗位,积极推广和应用,为推动儿童福利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市、区民政部门有关人员,市未保中心有关人员,全市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儿童福利领域社会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