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人带领乡亲致富见“薯”光 ——记梨树县金田园地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邢凤娥 |
全媒体记者 王冬雪
在梨树县广袤的黑土地上,有一位乡村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她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她,就是邢凤娥。
邢凤娥是梨树县金田园地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她不甘于平凡,凭借着对创业的执着与热情,成功摸索出一条红薯种植的新路子,带领众多农民走上了致富的道路。2018年9月,被梨树县委、县政府授予“红薯大王”称号;2023年10月,获得“吉林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的殊荣。
艰苦创业 心怀乡亲
身为一名农民,邢凤娥对农村、农民和农业饱含着深厚的情感。即便踏上创业之路,她依然保持着农民质朴的本色。“一人富不算富,众人富了才是富。”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常常挂在她嘴边,真切地体现了她对家乡这片黑土地割舍不下的浓浓情怀。
2014年,鉴于玉米种植经济效益欠佳,邢凤娥首次尝试种植地瓜。为提高种植水平,她专程前往吉林大姐合作社学习。归来后,她在家乡沈洋镇工农村注册成立了梨树县金田园地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
金田园地瓜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5人发展到现在的41人,本着“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的经营宗旨,在经营中统一栽培、统一管理、统一技术指导、分户销售,本着民办、民有、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带领全体社员共同走向富裕道路。合作社目前已经成为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
为了让农户科学种植地瓜,实现高品质、高产出,邢凤娥聘请吉林、河南、辽宁3个省的专家为农户“问诊把脉”。还举办甘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交流会,传授种植技术,全省百余位合作社理事长参加。通过地瓜产业带动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让越来越多的农户过上更好的生活。
勤于学习 无私奉献
为了学习先进的地瓜种植技术、引进优良品种,邢凤娥自掏腰包,先后奔赴辽宁、河南等地学习。她从石家庄引进种薯,一心只为让合作社的农户种好地瓜,实现更高的收入。回到家乡后,她毫无保留地将所学技术和引进的品种与乡亲们分享,助力地瓜种植逐步发展成为一项产业。
凭借多年的创业经验、广泛的人际关系以及便捷的信息渠道,邢凤娥时常为农民提供无偿服务。哪种肥料效果好,何种农药能解决问题,她都悉心告知。令人尤为感动的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运作尚不稳定、资金周转困难之时,看到一些困难户为地瓜苗发愁,她毅然无偿为这些农户提供地瓜苗和肥料,帮助他们在关键时节顺利种上地,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希望与感激的种子。她的善举感动了无数人。多年来,邢凤娥始终与人为善,积极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乐于助人”的信念与心态。她常说:“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帮助别人,自己也能收获快乐。”在她的不懈努力下,合作社终于取得成功,成为省级示范社。
勇于开拓 产业兴农
邢凤娥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切实发挥了致富带富的关键作用。近年来,她创办的合作社业务持续拓展,从最初的单一种植地瓜,逐步发展到为本社社员提供农业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销售、加工、运输、储藏,以及与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技术、信息,还涉足种植养殖业服务。2023年,合作社地瓜种植面积达40公顷,产量120万公斤,实现毛收入240万元。同时,她带动周边6个村的200多户农户投身地瓜种植,全镇种植面积发展到133.33公顷,带动周边部分农户人均增收约2万元。
目前,邢凤娥正全力推进地瓜粉条等加工项目建设,计划在三年内完成。该项目建成后,不仅能解决种植户地瓜的销售及储藏难题,还将进一步发展地瓜加工生产的体验、观光项目,不断延伸拉长产业链,让小小的地瓜真正成为乡亲们的“致富宝贝”。
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邢凤娥一直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新时代农民的担当与作为,激励着更多人在这片充满希望的黑土地上,为实现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