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


永不消逝的乡愁
魏敬东

《四平日报》(2025年3月7日) 07版

乡愁是记忆里依稀清楚的村庄、旷野、小路、榆树和山岗;乡愁是晚霞下、炊烟里、猪牛羊的悠闲、鸡鸭鹅狗猫的喧闹;乡愁是小溪边、树荫下、小伙伴们你追我跑的欢唱嬉戏;乡愁是暖阳覆盖的栅栏、井台、仓房,和菜园里劳动着的爷爷奶奶那份勤劳朴实和慈祥!

乡愁,是抹不去的依恋和挂念。它厚重而悠长,散发着永不褪色的光芒。即使成为游子云游四方浪迹天涯,但每逢传统节日,“回家、回家”的无声讯号犹如春潮涌动,仿佛劲草破土,引领身心踏上返乡旅程,回去看亲人故交,去赴一场身心俱佳的精神盛宴!

乡愁是忘不掉的俚语乡音。即使走过万水千山,也记得心底这块净土上唱出的最初声音。它或亲切自然婉转悠扬,或掷地有声铿锵有力。无论什么样的乡音,它们的共同点就是容易引起同频共振,直至暖到彼此心窝。“他乡听故音”的惊喜,不亚于“他乡遇故知”。可以设想相遇那一刹那的景象:眉毛扬起,眼睛从惊讶得大大地到欢喜成一条缝,笑靥却纯真如花。可能异口同声地脱口而出——“哦!原来你也是那里的人啊!”本来是陌生之人,却在乡音的帮助下连上了蓝牙,于是戒备的藩篱打开了一半,距离拉近了,乡音给予彼此无限感慨:世界很大,也很小,转角遇到你,缘分锁定!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什么样的文化就会孕育出什么样的乡愁。我们为什么如此喜欢乡愁,紧紧抓住,念念不忘?因为乡愁是一条精神纽带,它不容置疑地连接起那方水土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它是浩浩荡荡奔流不息岁月沉淀的文化长河,无比宽阔无比丰富。因为乡愁是一种精神慰藉,它无微不至,贴心相伴,温暖着这块土地上的你我他,让我们充满信心和力量,做好自己。因为乡愁是一个动力源泉,它让我们知晓自身的出处、资源和禀赋,扬长避短、立命安身,茁壮成长。因为乡愁是一份安宁和期盼,无论生活有多苦痛多纠葛,心有乡愁,心灵也就有了安心休憩之处。心烦意乱、迷茫失落时,听一曲乡音小调,在红裙绿袄高声大嗓的演绎中,这些烦忧云开雾散,这些文化载体中蕴含的乡愁力量已经重燃我们对生活的理性和热情!

乡愁是“近乡情更怯”的矛盾心情和按捺不住的心跳加速,乡愁是让人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无形力量,乡愁是发自内心关注和热爱家乡,想方设法做实事改变其落后面貌,默默无闻去守护其独特禀赋。这种爱,无关家乡的大小丰瘠和远近。故乡存在一天,乡愁就附着在它身上一天。即使村庄消失了,乡愁也依然存在,它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萦绕在珍爱它的游子心里,卓然不群,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