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7日


万象“耕”新不负春
——四平春耕备耕工作扫描

《四平日报》(2025年3月7日) 02版

全媒体记者 唐亚江

当春风如轻柔的使者,缓缓拂过大地,沉睡了一冬的泥土仿佛被悄然唤醒。在四平这片广袤无垠、沃野千里的“黄金玉米带”上,春潮涌动,机械的轰鸣声与新农人灿烂的笑颜交织在一起,一场紧张而有序的春耕备耕热潮正全面掀起。各地都在你追我赶,共同奏响了一曲激昂澎湃的春之乐章。

科技赋能春耕,智慧农业开启新篇

采访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合作社理事长韩凤香时,她正站在合作社办公室智慧农业管理系统的屏幕前,为我省春耕备耕农情调研组详细介绍着这一神奇的系统。“通过这个屏幕,我们可以实时掌握每一个地块的土壤状况、作业进度以及庄稼的长势,它就像是合作社春种秋收的‘指挥中枢’。”韩凤香自豪地介绍道。

自应用智慧农业装备以来,社员们即便坐在办公室里,也能清晰地看到各个地块玉米的生长情况。“一旦某个地块出现问题,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并且还能给出相应的指导方案,简直太智能了,现在春耕秋收都离不开它。”韩凤香感慨地说。

大屏的背后,是现代科技在农业生产中的深度集成应用。这一应用大大降低了农民的经营风险和投入成本。合作社社员王军算了一笔账:从配方施肥到农田灾害的及时处置,每公顷土地能节本增效1000多元。

春节过后,韩凤香便开启了大规模的准备工作,流转土地达1500公顷。如今,400多吨化肥已陆续订购完毕。去年,韩凤香带领乡亲们承建了300公顷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创新完善“梨树模式”技术体系,大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每公顷减少化肥使用量约50公斤左右。合作社采用小麦、大豆、玉米带状复式种植模式,每公顷多收益5000元,实现了产量和质量的双赢。今年,合作社计划进一步扩大这种带状复式种植面积,争取进一步增收。

合作社还精心打造了“韩凤香”和“韩小丫”农业品牌,产品涵盖玉米、豆油、小麦粉等。同时,推出鲜食玉米、笨榨豆油等特色农产品,通过直播拓宽销售渠道,在市场上备受青睐。“只有将种植、养殖、加工和销售各个环节紧密相连,让农产品凭借质量说话,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韩凤香坚定地说。

沃野呈现新貌,生态农业前景广阔

走进双辽市服先镇胜利村的家庭农场,一幅热闹繁忙的景象映入眼帘。农户们正忙碌地将收集来的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杂草以及落叶等有机物进行捣碎。大型农用四轮车在田间欢快地奔跑,以每四垄地为间隔,往来穿梭,实施精准的“靶向投喂”。这些原本看似无用的“农业废弃物”,在这里摇身一变,成为了含有机质50%的“大地面包”。黝黑的有机肥如繁星般撒入春泥,为黑土地献上了一份饱含深情的“营养餐”。

家庭农场主张春介绍说,他们提前一个月便着手进行堆沤肥,充分借助大型机械设备,对堆沤肥进行细致的碾碎处理,使其变成颗粒与粉末状。

东倒西歪的玉米留茬与新铺的有机肥在春光中相映成趣,秸秆碎末随风扬起,恍若为黑土地披上了一层流动的金纱。这种闭环生态模式不仅使土壤团粒结构大幅增加,还提供了丰富的养分,极大地改善了土壤结构,减少了化肥用量。

放眼望去,全镇已有370公顷农田参与到了这个沤肥项目中,续写着“梨树模式”的崭新篇章。

梨树县围绕合作社管理、品种选择、肥料施用、农机具检修等方面,积极邀请农业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授课,助力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崔英介绍:“要结合土壤情况和气候条件,选择适应性强、抗倒伏、高产的品种。”

今年,梨树县众惠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继续扩大粮食种植面积。理事长李洪雨满怀信心地说:“今年的粮食生产我们非常有信心,通过保护性耕作把土地更好地保护好、利用好,提高产量和品质。”去年,该合作社与周边7家合作社组建了联合社,今年备春耕阶段,联合社大批种子等农资统一订购,使得农业成本大幅降低。这几天,联合社订购的2000吨化肥陆续送达,为春耕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梨树县沈洋镇海文家庭农场,负责人王海文告诉记者:“现在的农业发展越来越快,新技术、新方法层出不穷。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让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得更好,带动周边农户一起增收致富。”话语中充满了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多方紧密合作,共绘春耕美好图景

初春的暖阳温柔地洒在伊通满族自治县大孤山镇的集市上,镇相关站所的农技人员穿梭于农资店铺之间,仔细检查着种子、化肥和农药的质量。仓库里,玉米、水稻等农资储备充足。农技人员步伐匆匆,走进村屯农户家中,耐心地为农民讲解玉米、水稻的种植技术。他们手中的笔在图纸上勾勾画画,而农民们则围坐一旁,眼神专注,不时提出问题,展现出求知若渴的态度。

在双辽市王奔镇留久村的吉双久农业种植机械专业合作社,备货仓库内的化肥被整齐地码放,不仅储备充足,而且种类丰富多样。运输化肥的货车稳稳地停在仓库门口,工人们争分夺秒地进行卸货入库。与此同时,合作社对15台(套)的播种机、旋耕机等农机设备进行有条不紊的调试、涂抹黄油、保养维护以及更换机油等工作,确保每一台机器都能以最佳状态投入生产。

不远处的茂林镇农林村,市农机总站的技术人员与当地农户、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以及种粮大户展开了面对面的深入交流。他们详尽地了解当前备春耕生产的推进状况,细致询问种子、化肥、农药等各类农资的储备情况。同时,技术人员着重检查了农机具的检修与保养,专注地查看机具的关键部件,调试机械性能,对每一台农机的发动机、传动系统、液压装置等关键部位进行了一丝不苟的检查,绝不放过任何一处潜在隐患。

从大孤山镇的集市到留久村的合作社,再到茂林镇的农林村,每一个场景都展现出各地备春耕生产的繁忙与有序。农技人员、农户及合作社等各方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耕生产积极准备。

今春,四平新农人用科技之犁深耕希望,以生态之笔描绘未来。当春风掠过成排的免耕播种机,掠过智能温控的育苗大棚,掠过农户手机里滑动的农资订单,一首现代农业的春之序曲已然响彻松辽平原。这韵律中,有千年农耕文明的厚重回响,更有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激昂节拍。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每一滴汗水都将浇灌出丰收的果实,每一份睿智都将铸就农业强市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