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用脚步丈量世界 用眼睛发现风景
——四平日报小记者团北京行小记者佳作选登

《四平日报》(2025年2月27日) 03版
小记者们在北京大学校园中聆听“学霸姐姐”传授学习经验。
全媒体记者
崔圣驰 摄

三九游京城 首都美如画

吉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七年三班 何昊燃

首都北京是美丽优雅繁华的都市,不必说当今的科技创新水平,也不必说其深厚而悠久的历史文化,单说闻名遐迩的名胜古迹,就令人心驰神往,美丽如画的风景更是比比皆是,数不胜数,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

故宫神话

先来看看首都最经典的地方——故宫,从天安门进去,就看里面金碧辉煌,红墙金瓦。作为世界五大宫殿之首,故宫始建于明朝初期,而后有二十四位皇帝在这里统治着中国,整个故宫中有着多达七十多座大大小小的宫殿,无不诉说着当年的辉煌与皇帝的权力,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这里庄严肃穆,左右两翼以文华殿,武英殿辅卫。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这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后花园则是后妃们休息的地方。故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群之一,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看到这里,我不禁心怀疑问,为何经历数百次地震,这里仍屹立不倒,这其中隐藏着怎样的秘密?导游好像听到了我的心声,为大家做了讲解。原来故宫的外墙虽十米高,但它的内侧皆使用密实的夯土堆砌,外侧用三层巨大的砖块包裹而成,可谓是十分坚固的。更令人震惊的是,考古学家在故宫地下进行修缮时,发现在交替压实的夯土层中间,夹杂着许多元朝时期的砖块,原来忽必烈所建筑的元朝宫殿,一直都埋藏在明朝宫殿的下方,明成祖朱棣为了展现自己的权力,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并把元朝皇宫夷为平地,把自己的皇宫建筑其上,寓意将元朝永远踩在脚下。考古学家利用3D技术还原了宫殿的建筑过程,外部是大理石,内部加入石块和夯土,再铺上纵横交错的石梁以及数以百计的石板来加固地基,并用三百吨重的大理石来修筑宫殿外的台阶。那么问题来了,这么重的台阶,在各方面技术并不发达的古代是如何运送的呢?据史料记载,聪明智慧的古代工人会率先在沿路上每隔五十米修建一个水井,待每年12月至1月将里面的水泼洒在地面,使其成冰,利用冰面将大量建材快速运到皇宫之中。此外,整个宫殿没有使用一根铆钉,而是由数十块色彩斑斓的木块搭建起来的斗拱,并通过榫卯结构连接固定,斗拱能将屋顶的重量分散到柱子上,柱子深入地下凹槽内,如此这般的用心、用智的修建,任10级地震也无法令其倒塌。这可谓是工程学上的奇迹,不得不让人感叹。望着这雄浑厚重的建筑群,我心里叹服古人用智慧创造的中国神话。

天坛奇谈

再来说说这北京天坛,它是明清皇帝祭祀之地。作为祭祀场所,天坛处处是科技,单讲回音壁,圜丘和三音石,就足以体现其建筑学与声学的完美结合,回音壁能传声至十米之外;三音石上,不同石板能听到不同次数的回声;圜丘台圆心石讲话,声音从四面八方呼应;对话石更像电话一样,能“即时通讯”,据说这是古代皇帝用来与天帝“神聊”的地方。这些真是令人瞠目。看着那白色的石梯与高高的塔身,导游给我们讲了许多有关的传说故事,其中最令我感到神秘的是关于天坛神器的传说。相传古老的天神轮流统治着天空和地球,他们需要用很多意识和神器来调动自然的力量,来维持天地的和谐。其中最神秘的神器就是天球,它是由九层圆环组成的巨型球体,任何人只要得到了它,就能掌握一切自然的力量,能够改变天地万物的走向。后来由于人类的贪婪欲望,天神不再轮流统治天球,导致天地间灾难不断。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天神们经过商量,找到了有智慧和慈善之心的伏羲保管,才使得天地自然得以和谐运行。天坛,圜丘坛都是三层,这三环分别代表着黄道、赤道以及子午圈;还有天坛设计中那些有寓意的数字;九丈九尺九寸,不滴蜡油的神奇望灯杆;能吸引天帝降临人间的燔柴炉……这里的每一处建筑,每一段故事都在体现古人的智慧和力量,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对战胜自然的渴求,这里的神奇更是令我驻足神往。

军事光辉

最后再谈谈北京军事博物馆吧,这里是我的最后一站,也是最令我热血沸腾难以忘怀的。这里陈列的军事武器装备数不胜数,令人目不暇接,海陆空三军最先进的武器都在这里,彰显着中国强大的军事实力,这对于一个男孩来说简直是一饱眼福啊!自豪感油然而生,骄傲自信无需掩饰。另外这里还陈列着大型战役中使用过的武器,比如平型关战役留下的三八式步枪,虽然它已满是铁锈,但依然掩盖不住当年的光辉,想当年,革命先辈奋勇无畏,英勇杀敌,击溃了一千余日本兵,透过眼前的硝烟,我不禁热血澎湃,也想“提携玉龙为君死”,身为青年,饱读诗书,研究创新,为中华复兴贡献力量。军事博物馆的武器在天窗射入的阳光照耀下熠熠闪光,照亮我的内心。

当然,京城的美景是游不尽的。标志性建筑让人叹服;兔爷的神话传说彰显着传统文化之趣;豆汁、烤鸭的美味令人留恋;

总之,三九游京城,我不虚此行;首都美如画,我用心记下。

北京研学有感

八一希望小学五年一班 王子铭

1月12日,我和四平日报的小记者们一起坐上了开往北京的高铁。抵达北京后,我们去天坛公园,领略到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更体会到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神秘和庄严。

行程的第二天,我们上午去爬了居庸关长城,爬长城的艰辛让我感受到了中国古代人民建设长城的不易和艰辛,这让我更加热爱我们伟大强盛的祖国。下午,我们又去了圆明园遗址公园。圆明园中虽是残垣断壁,但也让我体会到了祖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三天一大早,我们去亲眼见证了红旗升起的庄严时刻。这让我体会到了祖国的强盛。接着,我们去了故宫博物院,感受历史的回响,在红墙金瓦间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四天下午,我们还去了北京科学技术中心,人体的奥秘和人工智能的神奇都让我感到好奇。

在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军事博物馆。在这里让我感受到了祖国国防的强大、可靠。下午,我们踏上了回家的旅途。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很高兴参加这次研学旅行,因为这次研学旅行既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还增长了我们的见识。

难忘的北京研学之旅

地直街小学校五年六班 姜昕尧

俗话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1月12日,四平日报小记者团组织了一次五天四晚的北京研学行,我有幸参与其中,获得了一次不一样的体验。

出发当天,我们四平日报小记者团到高铁站集合,我们把老师发的衣服,属于我们自己的小记者牌都带上就出发了。抵达北京后,下午我们去了天坛,天坛以前叫天地坛,人们觉得祈天和祈地应该分开所以把地坛搬走了。祈年殿是祈祷这一年里过得好,祈谷是祈祷这一年五谷丰登。祈天一般在冬至,每年冬至皇帝都要去祈天,天坛也有很多古树,它们都已经有几百岁了。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去北大采访“学霸姐姐”,姐姐是河南人,在介绍学习方法时,姐姐说要找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英语和语文是一样的,多读多背.数学可以多做题。

第五天,也是最后一天,我们去了军事博物馆,博物馆内有许多飞机和坦克。其中有一架飞机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王海驾驶过的苏联造米格一15战斗机。下午我们就回家了,时间飞逝,五天时间转眼就到了,我感受到了满满的收获,北京研学行完满结束。

北京研学行

中央东路小学校五年五班 晏子轩

期待已久的北京研学之旅开始了,真是令人开心。1月12日这天,我起了个大早,收拾好了所有东西后,带着期待又兴奋的心情来到了高铁站,刚一进门我便看到了老师那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向我们一一问好,我们也像七八点钟的太阳充满少年气息回应老师。等了一会儿人齐了我们背上背包、拉上行李箱前往我们的首都——北京。

经过了四五个小时的高铁,刚下车我们就来到天坛,那里是古代皇帝用来祭祀和祈谷的地方。祭祀在开春时,祈谷在冬至时。它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用来祈谷的殿堂里有一块碑,冬至中午12点时会有一缕光不偏不倚地照在那块碑上。

1月13日,我们来到了居庸关长城,那里有着天下第一雄关的称呼。我望着那几乎看不到尽头的长城心里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叹和热爱。我一步一步地登上台阶,站在那里往下看仿佛站在云端上一样。下午我们来到了著名的圆明园遗址公园,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水法,在它的对面是观水法还有海晏堂。

1月14日,我们早上起了个大早去看升国旗,国旗升起的时间是太阳出现在海平面的时候。过了一会儿,国歌响起,即便没有人指挥,广场上的人们也不约而同地唱起了国歌。可能这就是中国人独有的尊重。随后我们走进天安门来到了故宫,那里是古代皇帝上早朝的地方,走过那里就来到了妃子们住的宅府,那里虽比不上皇帝的殿堂,但十分典雅。

下午,我们来到了老北京胡同,那里十分狭窄,仅够两人穿行,走过胡同便来到了四合院,在那里听了老北京的相声,还在那里画了兔爷。

1月15日,上午来到了著名的北京大学,在那里我认识到了北大的历史并和学霸一起探讨学习经验,认识北大有名的博雅塔和一塌糊涂。下午来到了鸟巢和水立方。吃过晚饭,我们举行了一次联欢晚会,大家都展示了自己的才艺,表演的都好极了!

1月16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军事博物馆,那里展示着各种军事武器和战斗机,充满浓浓的军事气息,不得不说我们的祖国是多么的强大。下午我就踏上了返回四平的高铁。

五天四夜的研学之旅转眼就结束了。通过此次研学旅行,我明白了学习要有方法有好的学习习惯,体验了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坚强意志,生活上也增强了自理能力,也真切地感受到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庄严肃穆。了解了古代的文化历史和现代的科技与发展,明白了我们祖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