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7日


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架起民生“暖心桥”

《四平日报》(2025年2月27日) 02版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秦中美 邢天笑)在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中,有一条热线始终与百姓紧密相连,它就是我市的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过去一年,它用优质、高效的服务为百姓解决“身边事”“烦心事”,用政府部门的“回音”换来群众的安心,这条热线成为了服务企业和群众的“暖心桥”。

一副耳麦、一支话筒、一天24小时,30余名受理员用亲切、温暖的话语,向全市人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从日常的水电气暖到对全市相关工作提出意见,市民都可以拨打热线,受理员坚守在岗位旁,时刻为民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受理员对每一位来电市民都耐心倾听、细致记录。无论是关于城市管理的建议,还是对生活困扰的投诉,都一一进行分类整理,并迅速转交给相关部门办理。同时,还建立了严格的跟踪督办机制,确保每一个问题都能得到及时、有效地解决。通过热线不仅解决了大量实际问题,也收集到了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

2024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共受理群众诉求51.6万余件,办结满意率约99%。通过“一套体系”“一号响应”“一单到底”“一刊直报”“一把尺子”“一网联动”,形成了以12345“总客服”为调度中心,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高效办理体系,树立了服务型、信用型、数字型和法治型政府的良好形象。通过一系列得力措施,接诉即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2024年,我们不断推进接诉即办改革,无论是建立接诉即办管理机构,还是健全完善办理环节、工作流程、保障措施、转接联动、一线应答等运行机制,都创新走出了接诉即办“四平模式”,体现了快速响应、高效办理、及时反馈和主动治理。响应率、办结率、解决率和满意率均居于全省前列。”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党支部书记、负责人王成说。

为了提升服务质量,热线依托智能管理平台,实现“一网通办”,整合各类网上诉求平台,让问题解决更高效。同时,不断健全制度,完善了14项相关制度,保障办件质量。优化语音系统,充实智能语音知识库和接诉即办系统知识库,让解答更专业、更全面。在与部门协作上,热线与社保、医保等部门建立联动机制,一键转接群众诉求,去年即时解答和转接解答116197次。与110报警服务台联动,1992件非警情诉求全部办结。

热线还积极发挥民生“助推器”作用。每月梳理群众反映的合理化意见和建议呈报市领导阅示,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民情依据,助力全市高质量发展。2024年,以专报形式共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可行性建议36条。

如今,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已成为群众联系党和政府最重要、最畅通、最便捷、最信任的桥梁与纽带。“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和落实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化接诉即办改革,扎实做好‘接、派、办、督、评、拓’,要接得更快、转得更全、派得更准、办得更实、评得更好,强化主动治理和未诉先办,使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真正成为社会治理体系的重要支点,社会治理能力的重要抓手,打造一流市域环境的重要载体,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王成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