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树小伙儿走南闯北奔“钱程” 全媒体记者 唐亚江 |
在梨树县林海镇下甸子村4社,一个平凡的身影正书写着不平凡的故事。他,就是38岁的张操,一个用勤劳和坚韧将生活真谛诠释得淋漓尽致的有为青年。
2月21日下午4时许,阳光轻柔地洒在他那洋溢着期待的脸庞上,仿佛为他即将开启的新征程铺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张操迈着稳健的步伐,踏上了四平站的三站台,把崭新的牛仔背包往肩上提了提,坐上了Z518次开往无锡打工的火车。那满面春风的神情,如同初春绽放的花朵,美丽的江南正张开温暖的怀抱等待着他。
张操的背后,有个温馨而质朴的家庭港湾。8岁的女儿乖巧可爱,60岁的母亲悉心照看着。家里2.2公顷的耕地,是他们生活的坚实根基。
说起张操,那可是十里八村出了名的“万能匠”。
他不喝酒,不抽烟,却把洗衣做饭这些生活琐事做得井井有条,每一个细节都透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和用心,他的脸上总是挂着让人如沐春风的微笑。张操的网名“绝不服输”,正是他性格的最好写照。
夜色渐浓,钢铁巨龙在松辽平原上呼啸南行,车厢里飘着方便面与茶叶蛋的香气。张操把脸贴在起雾的玻璃窗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记忆在铁轨的震颤中悠悠苏醒,缓缓展开岁月的画卷。
初中毕业后,张操没有像大多数同龄人一样继续求学。他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勇敢地迈出了自主择业的步伐,踏上了闯荡市场的征程。沈阳,这座繁华的都市,成了他梦开始的地方。
在沈阳的物流公司,他熟练地驾驶着叉车和铲车,机器在他手中灵活运转。汗水湿透了衣衫,他却从不喊苦,立志要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在皇姑区的饭店做传菜员时,他忙碌的身影穿梭在餐厅的各个角落,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陀螺,总是微笑着为顾客服务,老板娘常常为他添置衣物。在沈河区水果超市,他热情地向顾客推销水果,真诚的笑容和专业的服务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在冷饮厂插棍、打包,他的手法娴熟无比,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力量。
后来,张操来到了瓦房店养海参。那片蓝色的海洋,见证了他的辛勤努力。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面前,他用智慧和汗水与渤海进行着一场无声的较量。每次出海归来,他满是疲惫的脸上掩盖不住从心底溢出的成就感。
一个仲夏时节,张操又奔赴温州,在中铁四局做隧道力工。在黑暗的隧道里,他和工友们一起挥舞着铁镐,在山石上敲打出生命的旋律。他深知,每一滴汗水,都是为生活付出的努力;每一次敲击,都是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去年,张操回到了梨树,先是当起了厢货司机,在乡路上奔跑,走乡串屯忙送货,运送着生活的希望。农闲季节,他又跑起了出租,在梨树的大街小巷穿梭,用心倾听每一位乘客的故事。
今年春节期间,张操凭借着努力和人脉,成功联系到了江苏无锡毛巾厂,免吃住,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起点。
张操不仅热爱生活,更是一个热心肠的人。他积极参与捐款,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困难的人送去温暖;帮人修车,他不收一分钱;在公交车上,他总是主动给老人让座……一个个小小的举动,如同点点星光,照亮了他人的生活。
张操常说:“年轻人,不能躺平,想方设法搞钱去,干就完了!”这句简朴的话语,承载着他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对青春梦想的追逐。
这名南下列车上的追光者,历经18小时47分的硬座车程,如今正在江南的毛巾厂编织着春天的经纬……
记者手记:
张操的故事,恰似一首悠扬的奋斗之歌。在追寻梦想的旅途中,他不向困难轻易低头,把吃苦当作成长的宝贵磨砺。无论是面对何种艰难险阻,还是身处劳动密集型岗位的重重压力之下,他的眼中始终闪烁着坚定的光芒,脚步从未有丝毫的懈怠。让我们看到了四平农村有志青年,在当今劳务经济蓬勃发展的滚滚大潮中扬起奋勇前行的风帆,激励着每一个平凡的普通劳动者,用实干实绩实效书写新时代的绚丽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