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8日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国有企业力量
刘畅

《四平日报》(2025年2月18日) 07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并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这表明我们必须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为此,国有企业应立足主责主业发展新质生产力并着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夯实企业发展根基。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核心动力,不仅对推动经济增长具有决定性作用,也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战略支撑。在当前全球化和科技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肩负着重要的责任和使命,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精神。这不仅是对国有企业的战略要求,也是对其创新能力的一次重大考验。国有企业需要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聚焦主责主业,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不仅反映了技术进步对生产活动效率的影响,同时也体现了劳动力素质提升对于生产效率的促进作用。这一概念涵盖了生产函数变化率的多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技术革新、劳动力技能提高以及生产组织方式的优化等。在劳动力素质改善方面,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从而掌握前沿的知识和技能。这种内部培养机制不仅能提升员工的个人能力,还能为企业带来长期的人力资源优势。

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经营。绿色发展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方式:效率主要体现在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能,发展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优质产能;和谐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共同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持续主要是指环境保护事业需长久为之,才能永葆生机活力。为坚持绿色发展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经营,我们应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资源节约型、集约式复合型开发方针,坚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作者单位系中共四平市委党校)